陈达在马上看着史进,欠身施礼。史进喝道:“汝等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犯着迷天大罪,都是该死的人。你也须有耳朵,好大胆,直来太岁头上动土!”陈达在马上答道:“俺山寨里欠少些粮食,欲往华阴县借粮,经由贵庄,借一条路,并不敢动一根草。可放我们过去,回来自当拜谢。”史进道:“胡说!俺家见当里正,正要来拿你这伙贼。今日到来,经由我村中过,却不拿你,倒放你过去,本县知道,须连累于我。”陈达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相烦借一条路。”史进道:“甚么闲话!我便肯时,有一个不肯。你问得他肯,便去。”陈达道:“好汉教我问谁?”史进道:“你问得我手里这口刀肯,便放你去。”陈达大怒道:“赶人不要赶上,休得要逞精神!”史进也怒,抡手中刀,骤坐下马,来战陈达。陈达也拍马挺抢来迎史进。两个交马,但见:
水浒传 · 第二回 ·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陈达在马上看着史进,欠身施礼。史进喝道:“汝等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犯着迷天大罪,都是该死的人。你也须有耳朵,好大胆,直来太岁头上动土!”陈达在马上答道:“俺山寨里欠少些粮食,欲往华阴县借粮,经由贵庄,借一条路,并不敢动一根草。可放我们过去,回来自当拜谢。”史进道:“胡说!俺家见当里正,正要来拿你这伙贼。今日到来,经由我村中过,却不拿你,倒放你过去,本县知道,须连累于我。”陈达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相烦借一条路。”史进道:“甚么闲话!我便肯时,有一个不肯。你问得他肯,便去。”陈达道:“好汉教我问谁?”史进道:“你问得我手里这口刀肯,便放你去。”陈达大怒道:“赶人不要赶上,休得要逞精神!”史进也怒,抡手中刀,骤坐下马,来战陈达。陈达也拍马挺抢来迎史进。两个交马,但见:
译文:
陈达在马上对史进行礼。史进大声喝道:“你们这些无恶不作的人,犯了滔天的罪恶,都是该死的罪人。你们难道没有耳朵吗?怎么如此大胆,竟敢直接挑战到我的太岁头上?”陈达在马上回答说:“我方山寨里缺少粮食,想前往华阴县借粮,途径贵庄,只请求一条通往外界的路,绝无其他贪念。如果你们能放行,我回去后定当重重感谢。”史进喝道:“一派胡言!我家主人正在严加搜查,准备逮捕你们这群强盗。如今你们路过我们村庄,不抓你们反而放行,如果被本县知晓,必将牵连到我一家。”陈达说:“天下的兄弟,都应当互相帮助。请你告诉我,是谁的刀让你愿意放你们过去,我就放你们过去。”史进愤怒地说:“我手下留情,但有人若不愿意,我也不会放过!”陈达怒斥:“你真是欺人太甚!我要是能赢,就不会轻易放过你们!”史进也勃然大怒,拿起手中之刀,一跃而下马,与陈达交战。陈达也挥舞起手中的武器迎战史进。两人交锋,只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史进和陈达之间的冲突,体现了水浒传中梁山泊英雄人物的豪迈性格和江湖义气。诗中展示了史进的正义感和不容侵犯的决心,以及陈达的强硬态度和求生欲望。两位主人公的交锋不仅充满了武力对抗,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即官府的腐败和民众的苦难。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一种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和正义的英雄主义精神。此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能够很好地传达出人物的情感和冲突的激烈程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叙述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