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说众人欢喜饮酒,却说朱武、杨春两个,正在寨里猜疑,捉摸不定,且教小喽啰再去探听消息。只见回去的人牵着空马,奔到山前,只叫道:“苦也!陈家哥哥不听二位哥哥所说,送了性命。”朱武问其缘故,小喽啰备说交锋一节,怎当史进英勇。朱武道:“我的言语不听,果有此祸。”杨春道:“我们尽数都去,和他死并如何?”朱武道:“亦是不可。他尚自输了,你如何并得他过。我有一条苦计,若救他不得,我和你都休。”杨春问道:“如何苦计?”朱武附耳低言,说道:“只除恁地。”杨春道:“好计!我和你便去,事不宜迟。”

再说史进正在庄上,忿怒未消,只见庄客飞报道:“山寨里朱武、杨春自来了。”史进道:“这厮合休,我教他两个一发解官。快牵过马来。”一面打起梆子,众人早都到来。史进上了马,正待出庄门,只见朱武、杨春步行已到庄前,两个双双跪下,擎着两眼泪。史进下马来喝道:“你两个跪下如何说?”朱武哭道:“小人等三个,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当初发愿道:‘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虽不及关、张、刘备的义气,其心则同。今日小弟陈达不听好言,误犯虎威,已被英雄擒捉在贵庄,无计恳求,今来一径就死。望英雄将我三人一发解官请赏,誓不皱眉。我等就英雄手内请死,并无怨心。”史进听了,寻思道:“他们直恁义气!我若拿他去解官请赏时,反教天下好汉们耻笑我不英雄。自古道:大虫不吃伏肉。”史进便道:“你两个且跟我进来。”朱武、杨春并无惧怯,随了史进直到后厅前跪下,又教史进绑缚。史进三回五次叫起来,那两个那里肯起来。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史进道:“你们既然如此义气深重,我若送了你们,不是好汉。我放陈达还你如何?”朱武道:“休得连累了英雄,不当稳便。宁可把我们去解官请赏。”史进道:“如何使得。你肯吃我酒食么?”朱武道:“一死尚然不惧,何况酒肉乎!”当时史进大喜,解放陈达,就后厅上座置酒设席,管待三人。朱武、杨春、陈达拜谢大恩。酒至数杯,少添春色。酒罢,三人谢了史进,回山去了。史进送出庄门,自回庄上。

诗句:

译文:
别提那些喝酒的人了,朱武和杨春两人正疑惑不定,担心着什么。他们叫小喽啰再去探个究竟。小喽啰回来报告,说有人空手而归,还叫着:“真苦啊!陈达不听你们的劝告,结果丢了命。”朱武问他怎么回事,小喽啰详细讲述了交战的过程。朱武感叹:“不听我的话,果然有了麻烦。”杨春说:“我们一起去,拼一拼!”朱武说:“不行,那样太危险。他还是输了,你怎么可能赢过他?我有条妙计,如果救不了他的命,我们俩都得死。”杨春问道:“是什么妙计?”朱武低声回答:“就这个办法。”杨春问:“好办法!我们一起去吧,时间紧迫。”

赏析:
《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而且在反映社会矛盾、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也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本回通过描写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的事件,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人们的反抗精神。其中,王教头的私行和九纹龙的英勇表现,以及朱武、杨春等人的反应,都充分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对事件的叙述,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正义与邪恶、勇敢与怯懦等主题的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