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老叫备斋食,请赵员外等方丈会斋。斋罢,监寺打了单帐,赵员外取出银两,教人买办物料,一面在寺里做僧鞋、僧衣、僧帽、袈裟、拜具。一两日都已完备。长老选了吉日良时,教鸣鸿钟,击动法鼓,就法堂内会集大众。整整齐齐五六百僧人,尽披袈裟,都到法座下合掌作礼,分作两班。赵员外取出银锭、表礼、信香,向法座前礼拜了,表白宣疏已罢,行童引鲁达到法座下。维那教鲁达除了巾帻,把头发分做九路绾了,揲起来。净发人先把一周遭都剃了,却待剃髭须,鲁达道:“留了这些儿还洒家也好。”众僧忍笑不住。真长老在法座上道:“大众听偈。”念道:

“寸草不留,六根清净。与汝剃了,免得争竞。”

长老念罢偈言,喝一声:“咄,尽皆剃去!”净发人只一刀,尽皆剃了。首座呈将度牒上法座前,请长老赐法名。长老拿着空头度牒而说偈曰:

水浒传 · 第四回 ·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诗句

  1. 长老叫备斋食,请赵员外等方丈会斋。斋罢,监寺打了单帐,赵员外取出银两,教人买办物料,一面在寺里做僧鞋、僧衣、僧帽、袈裟、拜具。一两日都已完备。长老选了吉日良时,教鸣鸿钟,击动法鼓,就法堂内会集大众。整整齐齐五六百僧人,尽披袈裟,都到法座下合掌作礼,分作两班。
  2. 赵员外取出银锭、表礼、信香,向法座前礼拜了,表白宣疏已罢,行童引鲁达到法座下。维那教鲁达除了巾帻,把头发分做九路绾了,揲起来。净发人先把一周遭都剃了,却待剃髭须,鲁达道:“留了这些儿还洒家也好。”众僧忍笑不住。真长老在法座上道:“大众听偈。”念道:寸草不留,六根清净。与汝剃了,免得争竞。
  3. 长老念罢偈言,喝一声:“咄,尽皆剃去!”净发人只一刀,尽皆剃了。首座呈将度牒上法座前,请长老赐法名。长老拿着空头度牒而说偈曰:

译文

  1. 长老命令准备斋饭,邀请赵员外等人来到大殿一起用餐。餐后,监寺用账簿记录费用,赵员外拿出银两,让仆人购买布料和制作衣物的材料。几天后,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完毕。长老选了个好日子,敲响了寺庙的大钟,敲起了法鼓,然后在法堂集合所有的僧侣们。整齐的几百名僧侣们都穿着僧袍,来到了佛像前鞠躬致礼,分成两队排好。
  2. 赵员外拿出银两、礼物和香火钱,向佛像前行礼并宣读了一篇公告。仪式结束后,小童引领鲁智深来到佛像下。维那让鲁智深除去头巾,把头发编成九股辫子系起来。净发师傅开始剃掉他的胡须。当鲁智深说:“留下这些让我自己留着吧”的时候,和尚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真长老坐在佛像的座位上,说:“各位听我说一首诗。”念道:寸草不留,六根清净。与你剃去,免于争斗。
  3. 长老念完诗后大声喊道:“啊,全都剃掉!”净发师傅只用一把刀就把他们全剃掉了。首座呈上了度牒,请求长老给每个人取一个名字。长老拿起一张白纸,念着一首诗说道:

注释

  • 寸草不留:指彻底断绝欲望或念头,不留任何痕迹。
  • 六根清净:佛教中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大感官得到净化,无欲无求。
  • 与汝剃了:给你剃光。
  • 免得争竞: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斗或竞争。
  • 长老:指主持仪式的僧侣,地位较高。
  • 度牒:一种官方文件,用于证明某人是某个宗教团体的成员。
  • 长老拿着空头度牒而说偈曰:这是长老对这首诗的回应。

赏析
这首诗是《水浒传》中的一部分,描述了赵员外重建文殊院的场景。诗中通过描绘寺院的生活和修行方式,展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和实践。其中“寸草不留,六根清净”表达了禅宗追求断除烦恼、达到内心清静的理念。而“与你剃了,免得争竞”则体现了禅宗对于争斗和矛盾的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研究禅宗思想的重要文献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