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把关军官坐在关上,看见是柴大官人,却都认得。原来这军官未袭职时,曾到柴进庄上,因此识熟。军官起身道:“大官人又去快活。”柴进下马问道:“二位官人缘何在此?”军官道:“沧州大尹行移文书,画影图形,捉拿犯人林冲,特差某等在此守把。但有过往客商,一一盘问,才放出关。”柴进笑道:“我这一伙人内,中间夹带着林冲,你缘何不认得?”军官也笑道:“大官人是识法度的,不到得肯挟带了出去。请尊便上马。”柴进又笑道:“只恁地相托得过,拿得野味回来相送。”作别了,一齐上马出关去了。行得十四五里,却见先去的庄客在那里等候。柴进叫林冲下了马,脱去打猎的衣服,却穿上庄客带来的自己衣裳,系了腰刀,戴上红缨毡笠,背上包裹,提了衮刀,相辞柴进,拜别了便行。

诗句

水浒传 · 第十一回 ·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这首诗描述了林冲在雪夜中被沧州大尹追捕,最终上了梁山的故事。诗中的“水亭”是指关外的一座亭子,是看守的官员坐的地方。而“朱贵水亭施号箭”则是指朱贵在水亭中用弓箭射杀追捕他的犯人。

译文

在沧州城外的水亭中,一个军官正在检查过往的客人。他注意到了柴进和他的伙伴,因为柴进以前到过他们的庄上,所以认得他们。军官问柴进:“大官人又去快活?”意思是说柴进又去了哪里玩乐。柴进回答说:“我这群人中间夹带着林冲,你怎么不认得?”军官也笑着说:“大官人是识法度的,不会挟带出去。”柴进又笑道:“你这样相托得过,拿野味回来相送。”然后告别了,一同骑马出了城门。

行了十四五里后,看见先去的庄客在那里等候。柴进叫林冲下了马,脱去打猎的衣服,换上庄客带来的衣服,系上腰刀,戴上红缨毡笠,背上包裹,提了衮刀,向柴进告别,然后出发了。

注释及赏析

  • 诗句解读
  1. “水浒传·第十一回”指明了这是《水浒传》这部古典小说中的一段故事。
  2. “朱贵水亭施号箭”指的是故事中的一个重要情节,即朱贵在水亭中使用弓箭射杀追捕林冲的沧州大尹。
  • 词语注释
  • “水浒传”: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描写宋江领导的108位好汉起义的故事。
  • “第十一回”:是该系列小说中的第十一个回目,讲述了林冲被追捕并最终上梁山的故事。
  • “朱贵”:小说中的人物,原为梁山泊的寨主,后成为水军头领。
  • “水亭”: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通常用于观察四周的情况。
  • “施号箭”:使用弓箭进行射击的行为。
  • “林冲”:梁山好汉之一,因遭奸人陷害而被沧州知府追捕。
  • “野味”:此处指林冲身上的财物或物品。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林冲被沧州大尹追捕的情景,展现了林冲的勇敢和智慧,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诗中对朱贵水亭施号箭的描写,既展示了朱贵的聪明才智,也为后续的事件埋下了伏笔。此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丰富,读来令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