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吃了酒食,又安排了些路上干粮。次日五更起来,众人都吃得饱了。鲁智深的行李包裹,都寄放在曹正家。当日杨志、鲁智深、曹正,带了小舅并五七个庄家,取路投二龙山来。晌午后,直到林子里,脱了衣裳,把鲁智深用活结头使索子绑了,教两个庄家牢牢地牵着索头。杨志戴了遮日头凉笠儿,身穿破布衫,手里倒提着朴刀。曹正拿着他的禅杖。众人都提着棍棒,前后簇拥着。到得山下,看那关时,都摆着强弩硬弓,灰瓶炮石。小喽啰在关上看时,绑得这个和尚来,飞也似报上山去。

多样时,只见两个小头目上关来问道:“你等何处人?来我这里做甚么?那里捉得这个和尚来?”曹正答道:“小人等是这山下近村庄家,开着一个小酒店。这个胖和尚不时来我店中吃酒,吃得大醉,不肯还钱,口里说道:‘要去梁山泊叫千百个人来打这二龙山,和你这近村坊都洗荡了。’因此小人只得又将好酒请他,灌得醉了,一条索子绑缚这厮来献与大王,表我等村坊孝顺之心,免得村中后患。”两个小头目听了这话,欢天喜地说道:“好了!众人在此少待一时。”两个小头目就上山来,报知邓龙说:“拿的那胖和尚来。”邓龙听了大喜,叫:“解上山来!且取这厮的心肝来做下酒,消我这点冤仇之恨。”小喽啰得令,来把关隘门开了,便叫送上来。杨志、曹正紧押鲁智深,解上山来。看那三座关时,端的险峻。两下里山环绕将来,包住这座寺。山峰生得雄壮,中间只一条路。上关来,三重关上,摆着擂木炮石,硬弩强弓,苦竹枪密密地攒着。过得三处关闸,来到宝珠寺前看时,三座殿门,一段镜面也似平地,周遭都是木栅为城。寺前山门下立着七八个小喽啰,看见缚的鲁智深来,都指着骂道:“你这秃驴伤了大王,今日也吃拿了。慢慢的碎割了这厮!”鲁智深只不做声。押到佛殿看时,殿上都把佛来抬去了,中间放着一把虎皮交椅。众多小喽啰,拿着枪棒,立在两边。

这首诗是《水浒传》第十七回中的一幕,主要讲述了鲁智深在一次酒后行动中误入二龙山宝珠寺的故事。

译文:

当晚饮酒后,又安排了干粮。次日清晨,众人吃饱后出发。鲁智深的行李被寄放在曹正家,然后一行人前往二龙山。到达林子时脱去衣服,用活结绑住鲁智深,两个庄家紧紧牵着绳索。杨志等人戴着遮日头凉笠,穿着破烂布衫,手里提着朴刀。曹正拿着禅杖。大家都提棍棒,前后跟随保护。当他们到达山下时,看到关隘上摆着强弩硬弓和灰瓶炮石。小喽啰看到绑来的和尚飞报上去。

当两人小头目上山询问时,曹正回答他们是从近村庄家开的小店,这个胖和尚经常来喝酒,喝得大醉不肯付钱,还威胁要带领梁山泊的人来攻打二龙山和附近的村庄。因此他只能用好酒将他灌醉后绑起来献给大王,以表达对村坊的孝顺之心,以避免村中的后患。两个小头目听到这话很高兴。

随后两人小头目上山报告邓龙,说带了一个胖和尚过来。邓龙听后大喜,命令释放胖和尚并取他的心来做下酒菜,消解他的冤仇。小喽啰得到命令后,打开了关卡,将胖和尚带来交给了他们。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一个粗犷豪放、不拘小节的形象——鲁智深。从他醉酒后的鲁莽行为,到他被绑至山门前,再到最终被送到宝珠寺的全过程,展现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机智。诗中的“活结”和“牢绳”等词汇,以及“飞也似报上山去”等描述,都生动地描绘了场景的紧张气氛和人物的情感波动。

通过对二龙山宝珠寺的描述,诗中的环境描写也非常细腻。从“三重关上,摆着擂木炮石,硬弩强弓”,到“四周都是木栅为城”,再到“中间放着一把虎皮交椅”,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这个地方的危险和严峻。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同时也通过丰富的环境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当时的情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