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清幽隐翠微,邓龙雄据恣非为。
天生神力花和尚,斩草除根更可悲。
不说鲁智深、杨志自在二龙山落草,却说那押生辰纲老都管,并这几个厢禁军,晓行夜住,赶回北京。到的梁中书府,直至厅前,齐齐都拜翻在地下告罪。梁中书道:“你们路上辛苦,多亏了你众人。”又问:“杨提辖何在?”众人告道:“不可说!这人是个大胆忘恩的贼。自离了此间,五七日后,行得到黄泥冈,天气大热,都在林子里歇凉。不想杨志和七个贼人通同,假装做贩枣子客商。杨志约会与他做一路,先推七辆江州车儿在这黄泥冈上松林里等候,却叫一个汉子挑一担酒来冈子上歇下。小的众人不合买他酒吃,被那厮把蒙汗药都麻翻了,又将索子捆缚众人。杨志和那七个贼人,却把生辰纲财宝并行李尽装载车上将了去。见今去本管济州府陈告了,留两个虞候在那里随衙听候,捉拿贼人。小人等众人,星夜赶回来,告知恩相。”梁中书听了大惊,骂道:“这贼配军!你是犯罪的囚徒,我一力抬举你成人,怎敢做这等不仁忘恩的事!我若拿住他时,碎尸万段!”随即便唤书史写了文书,当时差人星夜来济州投下。又写一封家书,着人也连夜上东京报与太师知道。
译文
古刹在幽静中隐藏翠微,邓龙雄踞恣意无所为。
天生神力花和尚,斩草除根更可悲。
不说鲁智深、杨志自在二龙山落草,却说那押生辰纲老都管,并这几个厢禁军,晓行夜住,赶回北京。到达梁中书府,直至厅前,齐齐都拜倒地上告罪。梁中书说:“你们路上辛苦,多亏了你众人。”又问:“杨提辖何在?”众人告诉:“不可说!这人是个大胆忘恩的贼。自离了此间,五七日后,行得到黄泥冈,天气大热,都在林子里歇凉。不想杨志和七个贼人通同,假装做贩枣子客商。杨志约会与他做一路,先推七辆江州车儿在这黄泥冈上松林里等候,却叫一个汉子挑一担酒来冈子上歇下。小的众人不合买他酒吃,被那厮把蒙汗药都麻翻了,又将索子捆缚众人。杨志和那七个贼人,却把生辰纲财宝并行李尽装载车上将了去。见今去本管济州府陈告了,留两个虞候在那里随衙听候,捉拿贼人。小人等众人,星夜赶回来,告知恩相。”梁中书听了大惊,骂道:“这贼配军!你是犯罪的囚徒,我一力抬举你成人,怎敢做这等不仁忘恩的事!我若拿住他时,碎尸万段!”随即便唤书史写了文书,当时差人星夜来济州投下。又写一封家书,着人也连夜上东京报与太师知道。
注释
- “水浒传”: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的故事。
- “第十七回”:小说《水浒传》中的第十七个故事章节。
- “花和尚”:指鲁智深,绰号“花和尚”,性格豪放不羁。
- “邓龙”:小说中的人物名,与“花和尚”一同出现,但具体身份不明。
- “清幽”:形容环境的宁静美好。
- “隐翠微”:形容山峦青翠,景色优美。
- “天生神力”:形容某人天生拥有超凡的力量。
- “斩草除根”:比喻彻底解决问题,不留后患。
- “梁中书”:小说中人物名,是黄泥冈事件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 “虞候”:宋代官府中的低级官员。
- “济州府”: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境内的一个地名。
- “太师”:古代官位,这里指蔡京(字元长)。
- “星夜”:形容时间紧迫,连夜赶路。
- “投下”:指官府文书递交给相关衙门或官员。
赏析
本诗描述了梁中书得知儿子梁兴与一伙盗贼勾结,盗取生辰纲后的反应及后续行动。梁中书起初对此事感到震惊并愤怒,随后立即采取措施,先是写信告知官府,接着派差役到济州府报案,最后还派人连夜赶往东京报告情况。整首诗通过描述梁中书的一系列反应,展现了他的正直与果断,以及对正义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官场的腐败和人性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