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梁山泊自从晁盖上山,好生兴旺。却说济州府太守,见黄安手下逃回的军人,备说梁山泊杀死官军、生擒黄安一事。又说梁山泊好汉十分英雄了得,无人近傍得他,难以收捕;抑且水路难认,港汊多杂,以此不能取胜。府尹听了,只叫得苦。向太师府干办说道:“何涛先折了许多人马,独自一个是逃得性命回来,已被割了两个耳朵,自回家将息,至今不能痊。去的五百人,无一个回来。因此又差团练使黄安并本府捕盗官,带领军兵前去追捉,亦皆失陷。黄安已被活捉上山,杀死官军不知其数,又不能取胜,怎生是好?”太守肚里正怀着鬼胎,没个道理处,只见承局来报说:“东门接官亭上有新官到来,飞报到此。”太守慌忙上马,来到东门外接官亭上,望见尘土起处,新官已到亭子前下马。府尹接上亭子,相见已了。那新官取出中书省更替文书来度与府尹。太守看罢,随即和新官到州衙里交割牌印、一应府库钱粮等项。当下安排筵席管待新官。旧太守备说梁山泊贼盗浩大,杀死官军一节。说罢,新官面如土色,心中思忖道:“蔡太师将这件勾当抬举我,却是此等地面,这般府分。又没强兵猛将,如何收捕得这伙强人?倘或这厮们来城里借粮时,却生奈何?”旧官太守次日收拾了衣装行李,自回东京听罪。不在话下。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水浒传 · 第二十回 ·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且不说梁山泊自从晁盖上山,好生兴旺。却说济州府太守,见黄安手下逃回的军人,备说梁山泊杀死官军、生擒黄安一事。又说梁山泊好汉十分英雄了得,无人近傍得他,难以收捕;抑且水路难认,港汊多杂,以此不能取胜。府尹听了,只叫得苦。向太师府干办说道:“何涛先折了许多人马,独自一个是逃得性命回来,已被割了两个耳朵,自回家将息,至今不能痊。去的五百人,无一个回来。因此又差团练使黄安并本府捕盗官,带领军兵前去追捉,亦皆失陷。黄安已被活捉上山,杀死官军不知其数,又不能取胜,怎生是好?”太守肚里正怀着鬼胎,没个道理处,只见承局来报说:“东门接官亭上有新官到来,飞报到此。”太守慌忙上马,来到东门外接官亭上,望见尘土起处,新官已到亭子前下马。府尹接上亭子,相见已了。那新官取出中书省更替文书来度与府尹。太守看罢,随即和新官到州衙里交割牌印、一应府库钱粮等项。当下安排筵席管待新官。旧太守备说梁山泊贼盗浩大,杀死官军一节。说罢,新官面如土色,心中思忖道:“蔡太师将这件勾当抬举我,却是此等地面,这般府分。又没强兵猛将,如何收捕得这伙强人?倘或这厮们来城里借粮时,却生奈何?”旧官太守次日收拾了衣装行李,自回东京听罪。不在话下。
译文:
水浒传第二十回,讲述了梁山泊好汉晁盖等人在梁山泊的故事。济州府太守听说梁山泊的好汉们杀死了官军和生擒了黄安后,非常担忧自己的安全。他向太师府的干办报告了情况,希望派兵去剿灭梁山。然而,他的部下何涛已经损失惨重,只剩下一个受伤的士兵回来了。此外,梁山好汉们的势力越来越大,难以对付。最后,太守决定亲自去梁山拜访晁盖,希望能通过友好的方式解决问题。
注释:
- 晁盖:梁山泊的领袖之一,以其英勇善战而闻名。
- 黄安:宋江麾下的将领之一,曾经被梁山击败。
- 济州府:梁山泊所在的地方管辖机构。
- 何涛:济州府的捕快,曾在梁山泊遭遇袭击后负伤逃回。
- 中书省更替文书:朝廷对地方官员职务调动的一种文书。
- 蔡太师:指蔡京(北宋名臣),当时为最高统治者的首相。
- 东京:北宋首都,今河南开封市。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济州府太守面对梁山泊好汉的威胁时的恐慌和无助,以及他与太师府干办的对话,展现了当时社会对民间武装势力的恐惧和无奈。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心理。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对地方势力的压制和打压,以及这些势力如何在混乱的局势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