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与吴用、公孙胜、林冲饮酒至天明,只见小喽啰报喜道:“三阮头领得了二十余辆车子金银财物,并四五十匹驴骡头口。”晁盖又问道:“不曾杀人么?”小喽啰答道:“那许多客人见我们来得势头猛了,都撇下车子、行李,逃命去了,并不曾伤害他一个。”晁盖见说大喜,“我等被到山寨,不可伤害于人。”取一锭白银,赏了小喽啰。四个将了酒果下山来,直接到金沙滩上。见众头领尽把车辆扛上岸来,再叫撑船去载头口马匹。众头领大喜。把盏已毕,教人去请朱贵上山来筵宴。晁盖等众头令都上到山寨聚义厅上,簸箕掌、栲栳圈坐定。叫小喽啰扛抬过许多财物,在厅上一包包打开,将彩帛衣服堆在一边,行货等物堆在一边,金银宝贝堆在正面。众头领看了打劫得许多财物,心中欢喜。便叫掌库的小头目,每样取一半收贮在库,听候支用;这一半分做两分,厅上十一位头领均分一分,山上山下众人均分一分。把这新拿到的军健,脸上刺了字号,选壮浪的分拨去各寨喂马砍柴,软弱的各处看车切草。黄安锁在后寨监房内。
诗句
水浒传第二十回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译文
《水浒传》第二十回,描述了梁山好汉们尊奉晁盖为首领,共同前往郓城县。在月夜之中,晁盖与吴用、公孙胜、林冲等饮酒至天明时,小喽啰前来报喜,提到三阮头领已经获取了二十余辆装满金银财物的车子和四五十匹驴骡。晁盖询问是否曾伤害过客人,小喽啰回答没有,因为许多客人见他们势头强劲便逃走了,并未伤害任何人。晁盖听后非常高兴,表示到山寨后不能伤害他人。随后,晁盖取出一锭白银,赏赐给小喽啰。众好汉将酒果扛下山,直接来到金沙滩上。见到众头领已将车辆扛上岸来,还叫撑船去装载驴骡马匹。众头领十分高兴,摆酒庆祝。晁盖邀请朱贵上山,并设宴款待。众人在聚义厅上坐下,簸箕掌、栲栳圈。小喽啰抬过许多财物,在厅上一一打开查看,并将彩帛衣服放在一边,行货等物放在一边,金银宝贝放在正面。众人看到劫得的财物,心生欢喜,决定按比例分配这些财物。一部分存放在库中,由掌库的小头目管理;另一部分平分给山上山下的众人。此外,新招募的军健被刺字,选一些健壮的人分配去各寨喂马砍柴,而那些体弱的则负责看车切草。黄安被锁在后寨监房内。
注释
- 晁盖: 梁山好汉之一,起义军的领袖和创始人。
- 吴用: 梁山好汉之一,智谋出众,多次帮助晁盖制定战略。
- 公孙胜: 梁山好汉之一,擅长法术,是道士中的佼佼者。
- 林冲: 梁山好汉之一,武艺高强,性格豪放。
- 郓城县: 故事发生在宋江领导的梁山泊起义之前的一个地点。
- 月夜走刘唐: 描述晁盖等人在夜晚前往郓城县的情景。
- 掌库的小头目: 掌管库房的小官员或负责人。
- 军健: 指跟随梁山好汉的士兵。
- 脸上刺字号: 一种标志士兵身份的做法,通过在脸部刺青来标记其职责和等级。
- 选壮浪的: 指根据士兵的力量进行分配,强壮的人担任更重或更需要的职务。
- 软弱的各处看车切草: 指体弱或能力较弱的士兵被分配到较为轻松的任务,如看护车马或割草。
- 朱贵: 梁山好汉之一,曾任郓城县县令,后加入梁山。
- 聚义厅: 梁山泊中的一个重要场所,用于召开重要会议或庆祝胜利。
- 押司: 古代对官吏的称呼,这里指代梁山好汉中的首领。
赏析
本诗描绘了晁盖领导的梁山好汉们成功劫取财物后的喜悦场面,体现了梁山泊英雄们的慷慨与豪情。诗中的“取一锭白银,赏了小喽啰”反映了晁盖对下层百姓的关怀和尊重。同时,通过描写晁盖等人的聚会和庆祝活动,展现了他们的团结和领导力。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