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天色尚早,未明,县门却才开。那婆子约莫到县前左侧,把宋江一把结住,发喊叫道:“有杀人贼在这里!”吓得宋江慌做一团,连忙掩住口道:“不要叫!”那里掩得住。县前有几个做公的,走将拢来看时,认得是宋江,便劝道:“婆子闭嘴。押司不是这般的人,有事只消得好说。”阎婆道:“他正是凶首。与我捉住,同到县里。”原来宋江为人最好,上下爱敬,满县人没一个不让他。因此做公的都不肯下手拿他,又不信这婆子说。正在那里没个解救,却好唐牛儿托一盘子洗净的糟姜,来县前赶趁,正见这婆子结扭住宋江在那里叫冤屈。唐牛儿见是阎婆一把扭结住宋江,想起昨夜的一肚子鸟气来,便把盘子放在卖药的老王凳子上,钻将过来,喝道:“老贼虫!你做甚么结扭住押司?”婆子道:“唐二,你不要来打夺人去,要你偿命也!”唐牛儿大怒,那里听他说,把婆子手一拆拆开了,不问事由,叉开五指,去阎婆脸上只一掌,打个满天星。那婆子昏撒了,只得放手。宋江得脱,往闹里一直走了。婆子便一把却结扭住唐牛儿,叫道:“宋押司杀了我的女儿,你却打夺去了!”唐牛儿慌道:“我那里得知!”阎婆叫道:“上下!替我捉一捉杀人贼则个。不时,须要带累你们。”众做公的只碍宋江面皮,不肯动的手。拿唐牛儿时,须不担搁。众人向前,一个带住婆子,三四个拿住唐牛儿,把他横拖倒拽,直推进郓城县里来。

诗句

水浒传·第二十一回·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译文

此时天色尚早,县门尚未打开。那婆子约莫走到县门前左侧,便一把抓住宋江,大喊:“有杀人贼在这里!”吓得宋江惊慌失措,连忙捂住口说道:“不要叫!”但那里能堵住他的嘴。县前有几个公人,走过来想要看个究竟,认出了宋江,就劝道:“婆子闭嘴。押司不是这样的人,有事好好说。”阎婆道:“他正是凶首。与我捉住他,一同到县里。”原来宋江为人很好,深受大家爱戴,全县城里的人都不让他吃亏。因此公人们都不愿意动手抓他,又不相信阎婆的话。正在那时没有解救办法,恰好唐牛儿托着一盘子洗干净的糟姜,来县前赶集,正好看到阎婆抓住宋江在那里喊冤。唐牛儿想起昨夜被气急败坏的一肚子鸟气,就把盘子放在卖药的老王凳子上,钻到阎婆身边问道:“老贼虫!你干什么抓着押司?”阎婆道:“唐二,你不要来打夺人去,要你偿命呀!”唐牛儿大怒,哪里听她说什么,就把阎婆的手一拆开,不管三七二十一,张开五指,向阎婆脸上打了一掌,打的满脸是掌印。阎婆昏倒在地,只得放手。宋江得救出来后,往人多热闹的地方一直跑了。阎婆便一把抓住了唐牛儿,大叫道:“宋押司杀了我的女儿,你却打夺去了!”唐牛儿慌道:“我哪里有这回事!”阎婆叫道:“众位!替我捉拿一个杀人贼吧。不然,你们也要连累。”众公人们碍于宋江的面子,不肯动手。抓住唐牛儿时毫不费力。众人上前将他和阎婆一起抓住,把他横拖直拽,一直推进郓城县里面。

注释

  • 虔婆:指阎婆。
  • 宋江: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原为山东郓城县押司,后因反抗官府,被迫逃亡梁山。
  • 唐牛儿:小说中的角色,与宋江结义兄弟,后来成为郓城县里的一个恶霸。
  • 做公的:指的是负责维护治安、缉捕盗贼的公差人员。
  • 虔婆惜:这里是指阎婆惜(阎婆的女儿),后来被宋江所杀。
  • 水浒传: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宋江领导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 县门:即城门,古代城市的主要出入通道。
  • 县前左侧:指县城正门的左侧位置。
  • 县前几个做公的:指在县城门口执勤的几位公差。
  • 老王凳子:这里指卖药的老头的凳子,暗示唐牛儿的出身。
  • 糟姜:一种用生姜制成的腌制食品,通常用来调味。
  • 满天星:形容出手重,打得非常狠。
  • 宋押司:指宋江,这里用作对宋江的尊称。
  • 做不得好事:无法做好事情。
  • 一时冲动:一时兴起,情绪激动之下。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宋江因误会而与阎婆惜发生冲突的事件。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场景中的紧张气氛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诗中展现了阎婆惜的嚣张态度以及宋江的无奈和愤怒,同时也表现了公人们的畏缩不前和唐牛儿的正义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有趣,充满了戏剧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