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早,王婆却才开门,把眼看门外时,只见这西门庆又在门前两头来往踅。王婆见了道:“这个刷子踅得紧!你看我着些甜糖,抹在这厮鼻子上,只叫他舐不着。那厮会讨县里人便宜,且教他来老娘手里纳些败缺!”原来这个开茶坊的王婆,也是不依本分的。端的这婆子:

开言欺陆贾,出口胜隋何。只凭说六国唇枪,全仗话三齐舌剑。只鸾孤凤,霎时间交仗成双;寡妇鳏男,一席话搬唆捉对。解使三重门内女,遮么九级殿中仙。玉皇殿下侍香金童,把臂拖来;王母宫中传言玉女,拦腰抱住。略施妙计,使阿罗汉抱住比丘尼;稍用机关,教李天王搂住鬼子母。甜言说诱,男如封涉也生心;软语调和,女似麻姑须动念。教唆得织女害相思,调弄得嫦娥寻配偶。

且说这王婆却才开得门,正在茶局子里生炭,整理茶锅,张见西门庆从早晨在门前踅了几遭,一径奔入茶房里里,水帘底下,望着武大门前帘子里坐了看。王婆只做不看见,只顾茶局里煽风炉子,不出来问茶。西门庆呼道:“干娘,点两盏茶来。”王婆应道:“大官人来了,连日少见。且请坐。”便浓浓的点两盏姜茶,将来放在桌子上。西门庆道:“干娘相陪我吃个茶。”王婆哈哈笑道:“我又不是影射的。”西门庆也笑了一回,问道:“干娘,间壁卖甚么?”王婆道:“他家卖拖蒸河漏子,热荡温和大辣酥。”西门庆笑道:“你看这婆子,只是风!”王婆笑道:“我不风,他家自有亲老公!”西门庆道:“干娘,和你说正经话:说他家如法做得好炊饼,我要问他做三五十个,不知出去在家?”王婆道:“若要买炊饼,少间等他街上回了买,何消得上门上户。”西门庆道:“干娘说的是。”吃了茶,坐了一回。起身道:“干娘记了帐目。”王婆道:“不妨事。老娘牢牢写在帐上。”西门庆笑了去。

这首诗出自《水浒传》第二十四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清早,王婆却才开门。
  2. 把眼看门外时,只见这西门庆又在门前两头来往踅。
  3. 王婆见了道:“这个刷子踅得紧!你看我着些甜糖,抹在这厮鼻子上,只叫他舐不着。那厮会讨县里人便宜,且教他来老娘手里纳些败缺!”
  4. 开言欺陆贾,出口胜隋何。
  5. 只说六国唇枪,全仗话三齐舌剑。
  6. 只鸾孤凤,霎时间交仗成双;寡妇鳏男,一席话搬唆捉对。
  7. 解使三重门内女,遮么九级殿中仙。玉皇殿下侍香金童,把臂拖来;王母宫中传言玉女,拦腰抱住。
  8. 略施妙计,使阿罗汉抱住比丘尼;稍用机关,教李天王搂住鬼子母。
  9. 甜言说诱,男如封涉也生心;软语调和,女似麻姑须动念。
  10. 教唆得织女害相思,调弄得嫦娥寻配偶。

接下来是对关键词进行注释和赏析:

  • “西门庆”:指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绰号“三紫燕”、“花腿子”,是小说中的主要反派之一,以风流好色、善于攀附权势著称。

  • “王婆”:在小说中是一个卖假药的老妇人,她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西门庆勾搭上了众多女子,包括潘金莲、武松等。

  • “刷子”:在这里指的是西门庆,暗示他的外貌或行为像刷子一样光滑,能够吸引众人的注意。

  • “讨县里人便宜”:意指西门庆利用自己的地位和财富,向别人索要好处,甚至不惜采取欺诈手段。

  • “三齐舌剑”:比喻言辞犀利,善于辩论。

  • “鸾孤凤”:指夫妻二人(鸾鸟和凤凰),这里用来比喻夫妻之间的和谐。

  • “寡妇鳏男”:意指单身男女,通常指没有家庭的人。

  • “玉皇殿下”:玉皇大帝是道教和佛教中的神仙之一,这里用来形容说话者的地位高、权力大。

  • “侍香金童”和”传言玉女”:分别是指侍候天庭香火的童子和传递信息的仙女,这里用来比喻西门庆与王婆之间关系亲密、相互利用。

  • “阿罗汉”、”比丘尼”:分别代表佛教中的男性和女性修行者,这里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关系。

  • “织女”、”嫦娥”:分别指的是神话故事中的美女,这里用来比喻西门庆勾引的女性。

这首诗展现了王婆利用自己的魅力和智慧,巧妙地诱导西门庆与各种女子交往,同时也反映了西门庆的贪婪和狡猾。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王婆的机智和狡猾,以及她对西门庆的影响和控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