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堪叹英雄大丈夫,飘蓬四海谩嗟吁。
武松不展魁梧略,施子难为远大图。
顷刻赵城应返璧,逡巡合浦便还珠。
他时水浒驰芳誉,方识男儿盖世无。
话说当时施恩向前说道:“兄长请坐。待小弟备细告诉衷曲之事。”武松道:“小管营不要文文诌诌,拣紧要的话直说来。”施恩道:“小弟自幼从江湖上师父学得些小枪棒在身,孟州一境起小弟一个诨名,叫做金眼彪。小弟此间东门外有一座市井,地名唤做快活林。但是山东、河北客商们,都来那里做买卖,有百十处大客店,三二十处赌坊、兑坊。往常时,小弟一者倚仗随身本事,二者捉着营里有八九十个弃命囚徒,去那里开着一个酒肉店,都分与众店家和赌坊、兑坊里。但有过路妓女之人,到那里来时,先要来参见小弟,然后许他去趁食。那许多去处每朝每日都有闲钱,月终也有三二百两银子寻觅,如此赚钱。近来被这本营内张团练,新从东潞州来,带一个人到此。那厮姓蒋名忠,有九尺来长身材,因此,江湖上起他一个诨名,叫做蒋门神。那厮不说长大,原来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枪棒,拽拳飞脚,相扑为最。自夸大言道:‘三年上泰岳争跤,不曾有对;普天之下,没我一般的了!’因此来夺小弟的道路。小弟不肯让他,吃那厮一顿拳脚打了,两个月起不得床。前日兄长来时,兀自包着头,兜着手,直到如今,伤痕未消。本待要起人去和他厮打,他却有张团练那一班儿正军。若是闹将起来,和营中先自折理。有这一点无穷之恨不能报得。久闻兄长是个大丈夫,不在蒋门神之下,怎地得兄长与小弟出得这口无穷之怨气,死而瞑目。只恐兄长远路辛苦,气未完,力未足,因此且教将息半年三月,等贵体气完力足方请商议。不期村仆脱口失言说,小弟当以实告。”
诗句:
- 堪叹英雄大丈夫,飘蓬四海谩嗟吁。
- 武松不展魁梧略,施子难为远大图。
- 顷刻赵城应返璧,逡巡合浦便还珠。
- 他时水浒驰芳誉,方识男儿盖世无。
译文:
- 令人叹息的英雄豪杰,四处漂泊徒然感叹。
- 武松没有施展他的英勇才略,施恩难以实现宏伟的计划。
- 片刻间赵城的璧就会回到,缓缓前行合浦的珍珠就会回来。
- 将来在《水浒传》中驰名,那时才能见识真正的男子汉。
注释:
- “堪叹”:值得叹息,表示可惜。
- “英雄大丈夫”:指有志之士或杰出男性。”飘蓬”:形容四处漂泊。
- “不展”:未能施展、未能完全展现。”魁梧略”:英俊的外表或才华。
- “顷刻”:一会儿;瞬间。”逡巡”:缓慢移动的样子。”赵城”:指地名赵国,这里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
- “合浦”: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是比喻某地,意即返回原处或归还。”还珠”:比喻回归、归还。
- “水浒”:指《水浒传》,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驰芳誉”:传播美名。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施恩对当前境遇的失望和不满,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武松的仰慕和期望。施恩希望武松能解决自己的困境,而武松则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无力感,这反映了两人性格上的不同。诗中的“蒋门神”是施恩面临的威胁,也是武松必须面对的对手。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展现了当时社会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冲突。最后,诗中提到的《水浒传》暗示了施恩对武松未来可能取得的成就的期待,这也体现了施恩对武松的认可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