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上头巾鱼尾赤,身上战袍鸭头绿。脚穿一对踢土靴,腰系数尺红搭膊。面圆耳大,唇阔口方。长七尺以上身材,有二十四五年纪。相貌堂堂强壮士,未侵女色少年郎。
那条大汉引着众人入进店里,主人笑容可掬,迎着道:“大郎请坐。”那汉道:“我分付你的,安排也未?”店主人答道:“鸡与肉都已煮熟了,只等大郎来。”那汉道:“我那青花瓮酒在那里?”店主人道:“有在这里。”那汉引了众人,便向武行者对席上头坐了。那同来的三四人却坐在肩下。店主人却捧出一尊青花瓮酒来,开了泥头,倾在一个大白盆里。武行者偷眼看时,却是一瓮窨下的好酒,被风吹过酒的香味来。武行者闻了那酒香味,喉咙痒将起来,恨不得钻过来抢吃。只见店主人又去厨下把盘子托出一对熟鸡、一大盘精肉来,放在那汉面前,便摆下菜蔬,用杓子舀酒去荡。武行者看了自己面前,只是一碟儿熟菜,不由的不气。正是眼饱肚中饥。武行者酒又发作,恨不得一拳打碎了那桌子,大叫道:“主人家!你来!你这厮好欺负客人!岂我不还你钱!”店主人连忙来问道:“师父休要焦躁,要酒便好说。”武行者睁着双眼喝道:“你这厮好不晓道理!这青花瓮酒和鸡肉之类如何不卖与我?我也一般还你银子!”店主人道:“青花瓮酒和鸡肉都是那大郎家里自将来的,只借我店里坐地吃酒。”武行者心中要吃,那里听他分说,一片声喝道:“放屁,放屁!”店主人道:“也不曾见你这个出家人恁地蛮法!”武行者喝道:“怎地是老爷蛮法?我白吃你的?”那店主人道:“我倒不曾见出家人自称‘老爷’!”武行者听了,跳起身来,叉开五指,望店主人脸上只一掌,把那店主人打个踉跄,直撞过那边去。
【诗句】:
顶上头巾鱼尾赤,身上战袍鸭头绿。脚穿一对踢土靴,腰系数尺红搭膊。面圆耳大,唇阔口方。长七尺以上身材,有二十四五年纪。相貌堂堂强壮士,未侵女色少年郎。
【译文】:
头顶戴着鱼尾巴的黑色头巾,穿着绿色鸭头战袍的壮硕大汉。身穿一双粗犷的靴子,腰间挂着红色的搭膊。面庞圆润耳朵又大,嘴唇宽阔嘴巴方正。他身高超过了七尺,年龄大约在二十岁左右,外表英俊健壮,尚未沾花惹草的年轻男子。
【赏析】:
这是一段对武行者外貌的描述,通过“顶”字和“足”字突出了他的体态特点,如头戴鱼尾黑头巾、身着绿色鸭头战袍、脚踏厚底的踢土靴等。同时,通过“数尺”一词来描述他腰间所缠的红色搭膊长度,既形象地描绘了其身材魁梧,又增加了文本的趣味性。最后一句“相貌堂堂强壮士”,是对武行者整体形象的高度概括,凸显了他的英武之气和不凡的气概。整段诗通过对武行者外貌的描述,不仅让读者对这个人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为其后续的行为埋下伏笔。
【诗句】:
那汉引着众人入进店里,主人笑容可掬,迎着道:“大郎请坐。”那汉道:“我分付你的,安排也未?”店主人答道:“鸡与肉都已煮熟了,只等大郎来。”那汉道:“我那青花瓮酒在那里?”店主人道:“有在这里。”那汉引了众人,便向武行者对席上头坐了。那同来的三四人却坐在肩下。店主人却捧出一尊青花瓮酒来,开了泥头,倾在一个大白盆里。
【译文】:
那位大汉领着众人进了店里后,主人笑嘻嘻地迎上来问:“这位大郎,请坐。”大汉问道:“我已经吩咐你了,饭菜准备得怎么样了?”店主人说:“鸡肉和米饭都煮熟了,就等着你来呢。”大汉又问:“我的那坛子装的青花瓮酒在哪里?”店主人回答说:“那酒就在这边。”于是,大汉带着其他人上了主人家提供的座位。另外三个人则坐在他们下面。店主人端出了一樽青花瓮酒,打开封口,倒入一个白色瓷盆中。武行者看到这酒香四溢,不由得喉头痒痒,恨不得立刻扑上去品尝。这时,店主人又去厨房拿来了一盘煮熟的鸡肉和一盘精切的烤肉放在大汉面前,随即摆放了一些蔬菜,用勺子将酒水浇在上面。而武行者一看自己面前只有一小碟儿熟菜,不禁感到有些失望,心中不免生起了怒火。
【赏析】:
这一段主要描述了武行者在酒店中的遭遇。首先,描写了武行者和同伴们被热情的主人迎接的情景;然后,描述了他们坐下之后,店主人亲自为他们准备的美味佳肴;最后,由于对食物的期待落空,武行者产生了不满情绪。这段文字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武行者的性格特点——直爽、豪爽、不拘小节。同时,也体现了古代酒店文化中的热情好客和朴实无华。整个情节跌宕起伏,生动有趣,充分展示了人物性格和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