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宋江自和众头领在穆弘庄上商议要打无为军一事,整顿军器枪刀,安排弓弩箭矢,打点大小船只等项提备,众人商量已了。只见薛永去了五日回来,带将一个人回到庄上来,拜见宋江。宋江看那人时,但见:

黑廋身材两眼鲜,智高胆大性如绵。

荆湖第一裁缝手,侯健人称通臂猿。

宋江并众头领看见薛永引这个人来,宋江便问道:“兄弟,这位壮士是谁?”薛永答道:“这人姓侯名健,祖居洪都人氏。江湖上人称他第一手裁缝,端的是飞针走线;更兼惯习枪棒,曾拜薛永为师。人都见他瘦,因此唤他做通臂猿。见在这无为军城里黄文炳家做生活。因见了小弟,就请在此。”宋江大喜,便教同坐商议。那人也是一座地煞星之数,自然义气相投。宋江便问江州消息,无为军路径如何。薛永说道:“如今蔡九知府计点官军百姓,被杀死有五百余人,带伤中箭者不计其数,见今差人星夜申奏朝廷去了。城门日中后便关,出入的好生盘问得紧。原来哥哥被害一事,倒不干蔡九知府事,都是黄文炳那厮三回五次点拨知府,教害二位。如今见劫了法场,城中甚慌,晓夜提备。小弟又去无为军打听,正撞见侯健这个兄弟出来食饭,因是得知备细。”

译文:

水浒传 · 第四十一回 ·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只说,宋江与众头领商议攻打无为军一事。整顿军器、枪刀,准备弓弩箭矢,以及大小船只等项。众人商量完毕。此时,薛永已去五日,返回庄中,带来一人到宋江面前。宋江见其人后问道:“兄弟,这位壮士是谁?”薛永答道:“此乃侯健,出身洪都人氏,江湖上人称他为第一手裁缝。擅长飞针走线,并习得枪棒技艺,曾拜我为师。因其身材瘦削,故人称通臂猿。现于无为军城内的黄文炳家生活。因我与他结识,便请他在此处。”宋江听后大悦,便让他同坐商议。此人也是地煞星之一,自然与宋江志同道合。宋江询问了江州的消息以及无为军的路径如何。薛永回答说:“目前蔡九知府正在点查官军百姓,被杀死者有五百余人,受伤中箭者不计其数。朝廷差人正夜以继日地上报此事。城门在中午后将关闭,出入盘查极为严格。其实哥哥被害一事,并不关蔡九知府之事。都是黄文炳那厮三番五次点拨知府,教害二位。如今见劫法场成功,城中十分慌乱,日夜防备。我又去无为军打听,正好撞见侯健这位兄弟出来用餐。因此得知详细情况。”

注释:

  • 水浒传 · 第四十一回 ·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这部分是引用《水浒传》中的第41回“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的内容。
  • 只说:开始时用于引出下文或引入新的议题。
  • 宋江自和众头领在穆弘庄上商议要打无为军一事:指的是宋江和梁山好汉们聚集在一起讨论关于攻打无为军的计划和安排。
  • 整顿军器枪刀,安排弓弩箭矢,打点大小船只等项提备:指宋江和他的梁山队伍正在筹备军事物资和船只,以便执行攻击计划。
  • 薛永引这个人来,宋江便问道:“兄弟,这位壮士是谁?”:这是宋江和薛永的对话,询问对方带来的这个男子的身份。
  • 姓侯名健,祖居洪都人氏:侯健的名字和背景说明。
  • 江湖上人称他第一手裁缝,端的是飞针走线;更兼惯习枪棒,曾拜薛永为师:描述了侯健的技能和经历,包括他的裁缝技术、枪法和武术技能。
  • 又去无为军打听,正撞见侯健这个兄弟出来用餐:表明侯健也在无为军城里活动,并且恰巧在吃饭。
  • 倒不干蔡九知府事:暗示蔡九知府没有直接参与此事,而是黄文炳策划并实施的。
  • 城中甚慌,晓夜提备:指无为军的居民和政府都非常恐慌,夜间不断加强警戒。
  • 小弟又去无为军打听:指薛永再次前往无为军调查情况。
  • 原来哥哥被害一事,倒不干蔡九知府事:这里提到蔡九知府没有直接导致宋江被杀的原因。
  • 如今见劫法场,城中甚慌,晓夜提备:指法场被袭击后,无为军城变得非常紧张和不安,人们持续加强防范措施。
  • 晓夜提备:形容夜间时刻警惕,加强戒备。
  • 小弟又去无为军打听,正撞见侯健这位兄弟出来用餐:说明薛永重新访问无为军时,遇到了侯健。
  • 因是我与他结识,便请他在此处:表明因为薛永与侯健的关系而邀请侯健来到自己身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江和他的梁山好汉们在商讨攻打无为军的具体事宜。诗中通过对话形式展示了宋江的智慧和决断力,以及梁山好汉们的团结和协作。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以及梁山好汉们对于反抗官府、争取人民自由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感人,充满了正义与豪情,是古典文学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