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道:“侯兄何以知之?”侯健道:“小人自幼只爱习学枪棒,多得薛师父指教,因此不敢忘恩。近日黄通判特取小人来无为军他家做衣服,因出来行食,遇见师父,题起仁兄大名,说出此一节事来。小人要结识仁兄,特来报知备细。这黄文炳有个嫡亲哥哥,唤做黄文烨,与这文炳是一母所生二子。这黄文烨平生只是行善事,修桥补路,塑佛斋僧,扶危济困,救拔贫苦,那无为军城中都叫他黄佛子。这黄文炳虽是罢闲通判,心里只要害人。胜如己者妒之,不如己者害之。只是行歹事,无为军都叫他做黄蜂刺。他弟兄两个分开做两处住,只在一条巷内出入,靠北门里便是他家。黄文炳贴着城住,黄文烨近着大街。小人在他那里做生活,打听得黄通判回家来说:‘这件事,蔡九知府已被瞒过了,却是我点拨他,教知府先斩了然后奏去。’黄文烨听得说时,只在背后骂,说道:‘又做这等短命促掐的事!于你无干,何故定要害他?倘或有天理之时,报应只在目前,却不是反招其祸。’这两日听得劫了法场,好生吃惊。昨夜去江州探望蔡九知府,与他计较,尚未回来。”宋江道:“黄文炳隔着他哥哥家多少路?”侯健道:“原是一家分开的,如今只隔着中间一个菜园。”宋江道:“黄文炳家多少人口?有几房头?”侯健道:“男子妇人通有四十五口。”宋江道:“天教我报仇,特地送这个人来。虽是如此,全靠众弟兄维持。”众人齐声应道:“当以死向前。正要驱除这等赃滥奸恶之人,与哥哥报仇雪恨,当效死力!”宋江又道:“只恨黄文炳那贼一个,却与无为军百姓无干。他兄既然仁德,亦不可害他。休教天下人骂我等不仁。众弟兄去时,不可分毫侵害百姓。今去那里,我有一计,只望众人扶助扶助。”众头领齐声道:“专听哥哥指教。”宋江道:“有烦穆太公对付八九十个叉袋,又要百十束芦柴,用着五只大船,两只小船。央及张顺、李俊驾两只小船,在江面上与他如此行。五只大船上,用着张横、三阮、童威和识水的人护船。此计方可。”穆弘道:“此间芦苇、油柴、布袋都有,我庄上的人都会使水驾船。便请哥哥行事。”宋江道:“却用侯家兄弟引着薛永并白胜,先去无为军城中藏了。来日三更二点为期,只听门外放起带铃鹁鸽,便教白胜上城策应。先插一条白绢号带,近黄文炳家,便是上城去处。再又教石勇、杜迁扮做丐者,去城门边左近埋伏,只看火起为号,便下手杀把门军士。李俊、张顺只在江面上往来巡绰,等候策应。”

诗句

水浒传 · 第四十一回 ·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译文

宋江问道:“侯兄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侯健回答道:“小人自幼只喜欢学习枪棒,多得薛师父指教,因此不敢忘记恩情。最近黄通判特地把小人带到无为军他家做衣服,因为出来行食,遇见师父,提起仁兄大名,说出了这件事。我想结识仁兄,特意来报告详细情况。这黄文炳有一个嫡亲哥哥,名叫黄文烨,与文炳是一母所生的两个儿子。黄文烨平生只是做好事,修桥补路,塑佛斋僧,扶危济困,救拔贫苦,那无为军城中都叫他黄佛子。这黄文炳虽然是闲官通判,心里却总是想要害人。他胜过自己的人嫉妒他,不如自己的人害他。他只是做坏事,无为军都叫他做黄蜂刺。他们兄弟两个分开住,住在一条巷子里,靠北门里就是他家。黄文炳贴着城住,黄文烨靠近大街。我在他那里做生活,打听得知黄通判回家说:‘这件事,蔡九知府已经被瞒过了,却是我点拨他,教知府先斩了然后奏去。’黄文烨听到这话时,只在背后骂道:‘又做这样的短命促掐的事!于你无干,何故定要害他?倘或有天理之时,报应就在目前,却不是反招其祸。’这两日听得劫了法场,好生吃惊。昨夜去江州探望蔡九知府,与他商量计策,还没有回来。”
宋江问道:“黄文炳隔着他哥哥家多少路?”
侯健回答道:“原本是一家分开的,现在只隔着中间一个菜园。”
宋江问道:“黄文炳家有多少人口?有几房头?”
侯健回答道:“男子妇人总共有四十五口。”
宋江问道:“上天教我报仇,特地送这个人来。虽然如此,全靠众弟兄维持。”众头领齐声道:“当以死向前。正要驱除这等赃滥奸恶之人,与哥哥报仇雪恨,当效死力!”
宋江又道:“只恨黄文炳那个贼人,却与他无干。他兄既然仁德,也不可害他。休教天下人骂我等人不仁。众弟兄去时,不可分毫侵害百姓。今去那里,我有一计,只望众人扶助扶助。”众头领齐声应道:“专听哥哥指教。”
宋江道:“有烦穆太公对付八九十个叉袋,又要百十束芦柴,用着五只大船,两只小船。央及张顺、李俊驾两只小船,在江面上与他如此行。五只大船上,用着张横、三阮、童威和识水的人护船。此计方可。”
穆弘道:“此间芦苇、油柴、布袋都有,我庄上的人都会使水驾船。便请哥哥行事。”宋江道:“却用侯家兄弟引着薛永并白胜,先去无为军城中藏了。来日三更二点为期,只听门外放起带铃鹁鸽,便教白胜上城策应。先插一条白绢号带,近黄文炳家,便是上城去处。再又教石勇、杜迁扮做丐者,去城门边左近埋伏,只看火起为号,便下手杀把门军士。李俊、张顺只在江面上往来巡绰,等候策应。”

赏析

这首诗是《水浒传》第四十一回的开篇,通过对话的形式描绘了宋江如何设计智取黄文炳的过程。诗中通过对侯健、黄文炳及其兄长黄文烨的描述,展示了人物性格和社会地位的对比,同时也展现了宋江对复仇的决心和智慧。诗中还涉及到一些古代的礼节和习惯,如“候家兄弟”指的是侯健,以及提及“五只大船”,这些都是当时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生活细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了复杂的情节和丰富的文化背景,是理解《水浒传》中某些情节的关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