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起身与众人道:“小人宋江、戴院长,若无众好汉相救时,皆死于非命。今日之恩,深于沧海,如何报答得众位!只恨黄文炳那厮,无中生有,要害我们,这冤仇如何不报!怎地启请众位好汉,再做个天大人情,去打了无为军,杀得黄文炳那厮,也与宋江消了这口无穷之恨。那时回去如何?”晁盖道:“贤弟众人在此,我们众人偷营劫寨,只可使一遍,如何再行得?似此奸贼,已有提备,不若且回山寨去聚起大队人马,一发和学究、公孙二先生,并林冲、秦明都来报仇,也未为晚矣。”宋江道:“若是回山去了,再不能勾得来。一者山遥路远,二乃江州必然申开明文,几时得来,不要痴想。只是趁这个机会,便好下手。不要等他做了准备,难以报仇。”花荣道:“哥哥见得是。然虽如此,只是无人识得路径,不知他地理如何。可先得个人去那里城中探听虚实,也要看无为军出没的路径去处,就要认黄文炳那贼的住处了,然后方好下手。”薛永便起身说道:“小弟多在江湖上行,此处无为军最熟。我去探听一遭如何?”宋江道:“若得贤弟去走一遭,最好。”薛永当日别了众人,自去了。
诗句
水浒传 · 第四十一回 ·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译文
宋江站起来与众人说:“我宋江和戴院长,如果没有各位英雄的援救,我们都将命丧黄泉。今日的恩情,重于沧海,如何报答诸位?只是恨黄文炳那厮,无中生有,想要陷害我们,这冤仇如何不报!怎样才能再次启请众位好汉,做一次巨大的人情,去攻打无为军,杀得黄文炳那厮,也与我宋江消除了这口气无穷之恨?那时回去如何?”晁盖道:“贤弟和大家在这里,我们这些人偷营劫寨,只能使用一两次,如何还能继续行动呢?像这样的奸贼,已经有了防备,不如先回山寨聚集大队人马,再与学究、公孙先生,以及林冲、秦明一起报仇,也不晚。”宋江道:“如果回去的话,就再也来不了。一方面是山遥路远,二是江州必然会下令禁止,何时能够来,不要妄想。只是在这个机会好,就可以动手了。不要等到他做好了准备,难以报仇。”花荣说:“哥哥说得对。但尽管如此,只是没有人认识路径,也不知道他的地理如何。可以先得到一个人去那里城中探听虚实,也要看无为军出没的路径去处,就要认黄文炳那贼的住处了,然后方好动手。”薛永便起身说道:“小弟多在江湖上行,此处无为军最熟悉。我去探听一遭如何?”宋江道:“如果能得贤弟去走一遭,那就最好了。”薛永当天告别了众人,自己去了。
注释
- 宋江:梁山好汉之一,绰号及时雨,是梁山起义军的领袖。
- 戴院长:指戴宗,也是梁山好汉之一,擅长用神行法,能一日走千里。
- 晁盖:梁山好汉之一,梁山第一大盗,后成为梁山泊首领。
- 学究:这里特指公孙胜,是道士出身的高手,精通法术。
- 公孙二先生:这里指的是公孙胜及其弟弟公孙策,两人都是道士,擅长阵法。
- 林冲:梁山好汉之一,以勇猛著称,曾担任“豹子头”称号。
- 秦明:梁山好汉之一,以力大无穷而闻名,被称为“霹雳火”。
- 薛永:梁山好汉之一,善于武艺,为人机智。
- 无为军: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境内,历史上曾是宋朝的一部分地区。
赏析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一群草莽英雄的传奇故事。本段描述了宋江为了报仇雪恨,邀请众好汉一同前往无为军攻打黄文炳的故事。通过这段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宋江的智谋与决心,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草莽英雄们对于正义的追求和对于复仇的渴望。此外,薛永的参与和行动展示了他在团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宋江策略的认可和支持。整体上,这段描述不仅展现了人物性格和情感,还体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英雄主义和侠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