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曰:
朝看楞伽经,暮念华严咒。
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
经咒本慈悲,冤结如何救。
照见本来心,方便多竟究。
心地若无私,何用求天佑。
地狱与天堂,作者还自受。
话说这一篇言语,古人留下,单说善恶报应,如影随形。既修二祖四缘,当守三归五戒。叵耐缁流之辈,专为狗彘之行,辱莫前修,遗臭后世,庸深可恶哉!
当时潘公说道:“叔叔且住,老汉已知叔叔的意了。叔叔两夜不曾回家,今日回来,见收拾过了家火什物,叔叔一定心里只道是不开店了,因此要去。休说恁地好买卖,便不开店时,也养叔叔在家。不瞒叔叔说:我这小女先嫁得本府一个王押司,不幸没了,今得二周年,做些功果与他,因此歇了这两日买卖。今日请下报恩寺僧人来做功德,就要央叔叔管待则个。老汉年纪高大,熬不得夜。因此一发和叔叔说知。”石秀道:“既然丈丈恁地说时,小人再纳定性过几时。”潘公道:“叔叔今后并不要疑心,只顾随分且过。”当时吃了几杯酒并些素食,收过了杯盘。
诗句:
水浒传·第四十五回·杨雄醉骂潘巧云 石秀智杀裴如海
译文:
《楞伽经》与《华严咒》都是佛教的经文,它们讲述的都是慈悲为怀的理念。但人们因为冤仇深重,即使读了这些经文,也无法解救自己的困境。只有当一个人心无杂念,才能看清自己的本质,从而得到解脱。如果一个人的心地无私,那么他就不会去求神拜佛,因为这些都是徒劳无功的。地狱和天堂都是由个人的行为决定的,作者的命运也会受到自己行为的制约。
注释:
- 楞伽经:指《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佛教经典之一。
- 华严咒:指《大方广圆觉修道了义经》,佛教经典之一。
- 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比喻善恶因果报应,如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不可改变。
- 经咒本慈悲:佛教经文中强调的慈悲精神。
- 冤结如何救:如何化解因前世恩怨而造成的今生之苦。
- 照见本来心:认识到自己的内心本质。
- 方便:指修行的方法或手段。
- 三归五戒:佛教基本戒律。
- 缁流:指出家之人。
- 二祖四缘:佛教术语,指四种因果关系。
- 三归五戒:佛教基本戒律。
- 狗彘之行:形容行为不端、道德败坏的人。
- 庸深可恶哉:表示对某些人行为的深深厌恶。
赏析:
这首诗是水浒传中杨雄在潘巧云家喝酒时,潘公告诉杨雄他的计划和想法。潘公认为,尽管佛教的经文强调慈悲为怀,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过去的恩怨而陷入困境。因此,他们需要通过改变自己的内心来摆脱这种状况。同时,他也提醒杨雄不要过于迷信佛教的经文,而是应该通过实际行动来解决问题。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