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这石秀每日收拾了店时,自在坊里歇宿,常有这件事挂心,每日委决不下,却又不曾见这和尚往来。每日五更睡觉,不时跳将起来料度这件事。只听得报晓头陀直来巷里敲木鱼,高声叫佛。石秀是个乖觉的人,早瞧了八分,冷地里思量道:“这条巷是条死巷,如何有这头陀连日来这里敲木鱼叫佛?事有可疑。”当是十一月中旬之日五更,石秀正睡不着,只听得木鱼敲响,头陀直敲入巷里来,到后门口高声叫道:“普度众生救苦救难诸佛菩萨。”石秀听得叫得跷蹊,便跳将起来,去门缝里张时,只见一个人,戴顶头巾,从黑影里闪将出来,和头陀去了。随后便是迎儿来关门。石秀见了,自说道:“哥哥如此豪杰,却恨讨了这个淫妇!倒被这婆娘瞒过了,做成这等勾当!”巴得天明,把猪出去门前挑了,卖个早市。饭罢,讨了一遭赊钱。日中前后,径到州衙前来寻杨雄。
这首诗的原文是《水浒传》中的第四十五回,杨雄醉骂潘巧云和石秀智杀裴如海的故事。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 且说这石秀每日收拾了店时,自在坊里歇宿,常有这件事挂心,每日委决不下,却又不曾见这和尚往来。
- 注释:石秀每天收完店铺后,就到街上的旅店里休息。他心中总是惦记着那件事情,但每次他都拿不定主意,也没有看到这个和尚来过。
- 每日五更睡觉,不时跳将起来料度这件事。
- 注释:石秀每晚五更睡觉,但他总睡不着,时不时地爬起来思考这件事情。
- 只听得报晓头陀直来巷里敲木鱼,高声叫佛。
- 注释:听到早晨报晓的僧人敲着木鱼,在巷子里大声念经。
- 石秀是个乖觉的人,早瞧了八分,冷地里思量道:“这条巷是条死巷,如何有这头陀连日来这里敲木鱼叫佛?事有可疑。”
- 注释:石秀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已经察觉到了其中的异常情况。他冷不防地想:“这条巷子这么偏僻,为什么那个僧人会在这里连续几天敲木鱼念经呢?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 当是十一月中旬之日五更,石秀正睡不着,只听得木鱼敲响,头陀直敲入巷里来,到后门口高声叫道:“普度众生救苦救难诸佛菩萨。”
- 注释:当时正是十一月的十五日清晨五更时分,石秀正在睡不着觉的时候,听到木鱼声和僧人的呼唤。
- 石秀听得叫得跷蹊,便跳将起来,去门缝里张时,只见一个人,戴顶头巾,从黑影里闪将出来,和头陀去了。随后便是迎儿来关门。
- 注释:石秀听到僧人的呼唤感到很奇怪,便跳起来观察。他在门口的缝隙中看到了一个戴着头巾的人,这个人从黑暗中走出来,和那个僧人一起离开了。然后迎儿也走过来关上门。
- 石秀见了,自说道:“哥哥如此豪杰,却恨讨了这个淫妇!倒被这婆娘瞒过了,做成这等勾当!”巴得天明,把猪出去门前挑了,卖个早市。饭罢,讨了一遭赊钱。日中前后,径到州衙前来寻杨雄。
- 注释:石秀看到哥哥这么英勇豪迈,却因为娶了这个女子而感到遗憾。他觉得自己被这个女人欺骗了,于是决定趁天亮的时候卖掉猪去城里卖,顺便还了一些债务。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他来到了州衙找杨雄。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石秀对杨雄的关心和担忧,以及他对潘巧云的不满和愤怒。诗中的石秀是一个聪明、正直的人,他能够敏锐地察觉到事情的异常之处。同时,他也表现出了对朋友的忠诚和对恶人的憎恨。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的一些风貌和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