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妇人一头哭,一面口里说道:“我爷娘当初把我嫁王押司,只指望一竹竿打到底,不想半路相抛。今日嫁得你十分豪杰,却又是好汉,谁想你不与我做主。”杨雄道:“又作怪!谁敢欺负你,我不做主?”那妇人道:“我本待不说,却又怕你着他道儿;欲待说来,又怕你忍气。”杨雄听了便道:“你且说怎么地来?”那妇人道:“我说与你,你不要气苦。自从你认义了这个石秀家来,初时也好,向后看看放出刺来。见你不归时,如常看了我,说道:‘哥哥今日又不来,嫂嫂自睡,也好冷落!’我只不采他,不是一日了。这个且休说。昨日早晨,我在厨下洗脖项,这厮从后走出来,看见没人,从背后伸只手来摸我胸前道:‘嫂嫂,你有孕也无?’被我打脱了手。本待要声张起来,又怕邻舍得知笑话,装你的望子。巴得你归来,却又滥泥也似醉了,又不敢说。我恨不得吃了他!你兀自来问石秀兄弟怎的?”这妇人反坐石秀。有诗为证:
诗句:
水浒传 · 第四十五回 · 杨雄醉骂潘巧云 石秀智杀裴如海
译文(注释后):
《水浒传》第四十五回中,杨雄与潘巧云的对话被详细记录。潘巧云向杨雄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她的父母原本希望她能嫁给一个正直的丈夫,但没想到半路上被迫嫁了一个恶霸。她本想告诉杨雄这件事,但又担心他生气;她试图告诉杨雄石秀是如何欺负她的,但她怕他因此怀恨在心。最后,杨雄听明白了潘巧云的意思,但他却无法理解潘巧云为何要忍受石秀的欺凌。这首诗描绘了潘巧云对杨雄的抱怨和不满情绪,同时也展示了杨雄作为一个正直的人的形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潘巧云对杨雄的不满和抱怨。《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宋江等人的英勇事迹,以及他们在梁山泊建立根据地的故事。这首诗反映了那个时代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困境和无奈,以及她们对公正和正义的追求。
关键词解释:
- “王押司” - 指的是杨雄的妻子潘巧云所嫁的丈夫。
- “竹竿打到底” - 比喻坚决、彻底的决心。
- “豪杰” - 这里指的是杨雄,一个正直的人。
- “好汉” - 表示勇敢无畏的人。
- “忍气” - 忍耐委屈。
- “刺” - 指尖锐的批评或指责。
- “哥哥” - 杨雄对自己的称呼。
- “嫂嫂自睡” - 表示自己一个人睡觉。
- “滥泥也似醉” - 形容喝醉的状态非常糟糕,如同烂泥一样。
- “望子” - 指期待孩子成大器。
- “巴得你归来” - 意思是盼望你回来。
- “装你的望子” - 假装期待孩子成大器。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潘巧云对杨雄的抱怨和不满,同时也展现了杨雄作为一个正直的人的形象。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当时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困境和无奈,以及她们对公正和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