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里头领晁盖等众人,擂鼓吹笛,下山来迎接。把了接风酒,都上到大寨里聚义厅上,扇圈也似坐下。请上李应与众头领都相见了。两个讲礼已罢,李应禀宋江道:“小可两个,已送将军到大寨了,既与众头领亦都相见了,在此趋侍不妨。只不知家中老小如何?可教小人下山则个。”吴学究笑道:“大官人差矣!宝眷已都到山寨了。贵庄一把火,已都烧做白地。大官人却回那里去?”李应不信。早见车仗人马,队队上山来。李应看时,却见是自家的庄客并老小人等。李应连忙来问时,妻子说道:“你被知府捉了来,随后又有两个巡检,引着四个都头,带领二百来士兵,到来抄扎家私。把我们好好地教上车子,将家里一应箱笼、牛羊、马疋、驴骡等项,都拿了去。又把庄院放起火来,都烧了。”李应听罢,只叫得苦。晁盖、宋江都下厅伏罪道:“我等弟兄们端的久闻大官人好处,因此行出这条计来,万望大官人情恕。”李应见了如此言事,只得随顺了。

诗句

水浒传 · 第五十回 ·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译文

《水浒传》第五十个故事:
宋江带领吴用和李应等人来到祝家庄。他们击鼓奏笛,下山迎接。在聚义厅上设接风宴,大家围坐如扇圈。之后请李应与众头领相见,李应询问家中老小的情况。这时,只见车辆行李纷纷上山,原来李应的家属已被祝家庄烧毁,李应只得听从安排。

注释

  • 水浒传: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讲述宋江等人的故事。
  • 第五十回: 小说《水浒传》中的某个章节编号。
  • 吴学究: 李应的别称,是梁山泊好汉之一。
  • 双掌连环计: 指吴用的智谋策略,用以迷惑敌人,使其难以防备。
  • 宋公明: 宋江的别号,也是梁山泊好汉之一。
  • 三打祝家庄: 描述宋江三次攻打祝家庄的故事。
  • 寨里头领晁盖等: 指祝家庄的首领晁盖及手下其他成员。
  • 把了接风酒: 接受宋江等人的款待,举行接风宴会。
  • 扇圈也似坐下: 表示非常舒适的样子,形容宾主落座时的情景。
  • 李应: 祝家庄的庄主,后来加入梁山泊。
  • 两个讲礼: 指宋江和李应相互致意、交谈礼节。
  • 已送将军到大寨了: 表示宋江已经安全到达祝家庄。
  • 宝眷已都到山寨了: 指祝氏全家人都被带到梁山泊,包括被俘的家人。
  • 把自家的庄客并老小人等: 表示自己家的仆人和老人小孩等。
  • 教上车子: 将人员装车带走。
  • 箱笼牛羊马匹驴骡: 指各种箱子、牲畜、马匹、驴子和骡子等财物。
  • 抄扎家私: 抄没家产,即没收所有财产。
  • 把家里一应箱笼牛羊马疋驴骡等项: 指所有箱子、牛羊、马匹、驴和骡子等物品。
  • 放起火来: 点燃了火灾。
  • 叫得苦: 表示感到非常痛苦。
  • 晁盖、宋江都下厅伏罪道: 表示晁盖和宋江向李应赔罪道歉。
  • 我们端的久闻大官人好处: 我们一直听说你的好名声。
  • 行出这条计来: 采取这种计策。
  • 万望大官人情恕: 希望你能够原谅我们。
  • 只得随顺了: 只能顺从他们的要求。

赏析

这是《水浒传》中一个关于智谋和背叛的经典故事。通过智慧的策略和巧妙的行动,李应和他的家人被诱入陷阱,最终被迫投降。这个故事展示了梁山好汉们使用计策来取得胜利的能力,同时也反映了人性中的贪婪和背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