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过三十余里,只见林子边撞出宋江、林冲、花荣、杨雄、石秀一班人马,拦住去路。林冲大喝道:“梁山泊好汉全夥在此!”那知府人等,不敢抵敌,撇了李应、杜兴,逃命去了。宋江喝叫赶上。众人赶了一程,回来说道:“我们若赶上时,也把这个乌知府杀了。但自不知去向。”便与李应、杜兴解了缚索,开了锁,便牵两疋马过来,与他两个骑了。宋江便道:“且请大官人上梁山泊躲几时如何?”李应道:“:却是使不得。知府是你们杀了,不干我事。”宋江笑道:“官司里怎肯与你如此分辩。我们去了,必然要负累了你。既是大官人不落草,且在山寨消停几日,打听得没事了时,再下山来不迟。”当下不由李应、杜兴不行,大队军马中间,如何回得来。一行三军人马,迤里回到梁山泊了。
诗句
水浒传 · 第五十回 ·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行不过三十余里,只见林子边撞出宋江、林冲、花荣、杨雄、石秀一班人马,拦住去路。
译文
行走不到三十里路时,忽然看到树林边上冲出了宋江、林冲、花荣、杨雄和石秀这五个人的队伍,他们挡住了去路。
注释
- 梁山泊:指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描述的一百零八位义士聚居的地方。
- 拦路:阻止某人前进。
- 李应、杜兴:文中提到的两位角色的名字。
译文
林冲大喝道:“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那知府人等,不敢抵抗,丢下李应、杜兴逃走了。
译文
林冲大声喊道:“梁山泊的英雄们全部在这里!”但那些知府的人却不敢抵抗,于是丢下了李应、杜兴逃跑了。
注释
- 梁山泊:指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描述的一百零八位义士聚居的地方。
- 拦路:阻止某人前进。
- 李应、杜兴:文中提到的两位角色的名字。
- 大喝:高声喊叫,通常表示愤怒或威胁。
译文
宋江喝令追赶。众人追了一会,回来说:“我们追上的时候,也要把这个乌知府杀了。”但是并不知道他去了哪里。然后与李应、杜兴解开了绳索,打开了锁,牵来两匹马让他们骑。
译文
宋江下令追赶。大家追了一会儿之后,回来说:“如果我们追上去,也要把这个乌知府杀掉。”但是他们不知道他去哪里了。然后与李应、杜兴解开了绳索,打开了锁,牵来了两匹马让他们骑。
注释
- 宋江: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山泊首领。
- 乌知府:此处指被追杀的对象,可能是当地官员或者被认为不忠于朝廷的人物。
译文
宋江便说:“请您上梁山泊躲避几日如何?”李应说:“这不行,知府被杀是你们干的,与我无关。”宋江笑着说:“官府肯定不会这么容易就放过你们的,一旦我们走了,必然会连累到您的。既然您不愿意上山入伙,那就在山寨中安心待几日,等到事情平息后再下山也不迟。”由于宋江坚持,李应无奈只能跟随大队人马返回梁山泊。
译文
宋江便说:“请大官人上梁山泊躲避几日如何?”李应回答:“这不行,知府被杀是你们干的,与我无关。”宋江笑着回答说:“官府肯定不会这么轻易地放过我们的,如果我们走了,必然会连累到你我的。既然你不愿意上山入伙,那就在山寨中安心待几天,等到事情平定后再下山也不晚。”由于宋江的坚持以及考虑到可能连累到李应,李应最终不得不跟随大队人马返回梁山泊。
注释
- 李应、杜兴:文中提到的两位角色的名字。
- 躲几日:暂时居住在某处避风头的意思。
- 宋江: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山泊首领。
- 官府:古代对政府的称呼。
- 大官人:对高级官员的尊称。
- 山寨:指的是梁山泊中的山寨,这里是宋江等人聚集和避难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宋江一行人在追击乌知府的过程中遭遇阻碍,并最终决定返回梁山泊的情景。诗中提到的人物包括宋江、林冲、花荣、杨雄、石秀以及李应、杜兴等,都是《水浒传》中的重要角色,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共同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通过这段描述,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梁山泊起义军的行动策略,还能窥见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