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又作席面会请众头领作主张。宋江唤王矮虎来说道:“我当初在清风寨时许下你一头亲事,悬挂在心中,不曾完得此愿。今日我父亲有个女儿,招你为婿。”宋江自去请出宋太公来,引着一丈青扈三娘到筵前。宋江亲自与他陪话,说道:“我这兄弟王英,虽有武艺,不及贤妹。是我当初曾许下他一头亲事,一向未曾成得。今日贤妹认义我父亲了。众头领都是媒人,今朝是个良辰吉日,贤妹与王英结为夫妇。”一丈青见宋江义气深重,推不得。两口儿只得拜谢了。晁盖等众人皆喜,都称领宋公明真乃有德有义之士。当日尽皆筵席,饮酒庆贺。
正饮宴间,只见山下有人来报道:“朱贵头领酒店里有个郓城县人在那里,要来见头领。”晁盖、宋江听得报了,大喜道:“既是这恩人上山来入夥,足遂平生之愿。”不知那个人来?有分教:枷稍起处,打翻路柳墙花,大斧落时,杀倒幼童稚子。皆是两筹好汉恩逢义,一个军师智隐情。毕竟来的是郓城县什么人?且听下回分解。
诗句
水浒传 · 第五十回 ·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译文
水浒传第五十一章,吴用策划了连环计,宋江三番五次攻打祝家庄。
注释
- “水浒传”: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简称。
- “第五十回”:指小说《水浒传》的第五十回章节。
- “吴学究”:即吴用的别名,他是一位智多星,擅长用计谋和策略。
- “双掌连环计”:吴用提出的一个巧妙的计策,意在通过连环计使敌人陷入困境。
- “宋公明”:宋江的别称,他是梁山起义军的领导人之一。
- “三打祝家庄”:描述宋江带领梁山好汉第三次攻打祝家庄的故事。
- “次日”:第二天。
- “又作席面会请众头领作主张”:意思是宋江再次安排宴会,邀请所有的首领做决策。
- “王矮虎”:书中人物王英的绰号,是梁山好汉之一。
- “一丈青扈三娘”:扈三娘的别名,她也是梁山女将之一。
- “我当初在清风寨时许下你一头亲事”:宋江在清风寨时曾经向扈三娘许过婚约。
- “悬挂在心中”:表示对这段婚姻关系的期待。
- “今日父亲有个女儿”:”我父亲”指的是赵匡胤,”女儿”是指宋太公的女儿。
- “招你为婿”:把扈三娘嫁给王英。
- “亲自与他陪话”:宋江亲自与扈三娘进行交流,并表达出他对这段关系的重视。
- “贤妹与王英结为夫妇”:扈三娘和王英正式结婚。
- “两丈青见宋江义气深重”:扈三娘被宋江的义举所感动,推辞不过,最终答应了这门婚姻。
- “口说”:口头上的说法。
- “晁盖等众人皆喜”:晁盖和其他梁山好汉们都非常高兴。
- “领宋公明真乃有德有义之士”:称赞宋江是一个既有德行又有义气的好人。
- “当日尽皆筵席,饮酒庆贺”:在那一天,所有人都准备了酒席,庆祝这一大喜事。
- “正饮宴间”:正当宴席进行的时候。
- “山下有人来报道”:有人在山下报告说。
- “朱贵头领酒店里有个郓城县人在那里,要来见头领”:朱贵头领的酒馆里有位来自郓城县的人想要见晁盖他们。
- “晁盖、宋江听得报了”:晁盖和宋江听报告后非常开心。
- “大喜道”:非常高兴地说道。
- “既是这恩人上山来入夥”:既然这位恩人在山上加入了梁山的好汉团队。
- “足遂平生之愿”:足以满足他一生的愿望。
- “不知那个人来?”:不知道是谁来了。
- “有分教”:就有这样的结果或情形。
- “枷稍起处,打翻路柳墙花”:用武力手段解决纷争,让路旁的柳树和花木倒下。
- “大斧落时,杀倒幼童稚子”:使用武器攻击,导致无辜者受害。
- “都是两筹好汉恩逢义,一个军师智隐情”:两位英雄因友情而相互帮助,而一个军师却因为自己的智谋而隐藏了真相。
赏析
这段文字描述了宋江为了完成自己未了的情感而采取的策略性行动——三次攻打祝家庄。故事发生在《水浒传》中的第五十一回,宋江作为梁山好汉的领导者,不仅有着卓越的战略智慧,而且深具情感魅力。他对待扈三娘的深情厚谊、对待兄弟们的真诚关怀,以及对于朋友的义气之举,都充分展示了他的人格魅力和领袖风范。同时,通过这个情节,读者可以感受到古代英雄豪杰间的深厚情谊和忠义精神,以及他们在乱世中追求正义与和谐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