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铠悬梁夜已偷,谩将空匣作缘由。
徐宁不解牢笼计,相趁相随到水头。
三人正走之间,只见路旁边三四个头口,拽出一辆空车子,背后一个人驾车;旁边一个客人,看着汤隆,纳头便拜。汤隆问道:“兄弟因何到此?”那人答道:“郑州做了买卖,要回泰安州去。”汤隆道:“最好。我三个要搭车子,也要到泰安州去走一遭。”那人道:“莫说三个搭车,再多些也不计较。”汤隆大喜,叫与徐宁相见。徐宁问道:“此人是谁?”汤隆答道:“我去年在泰安州烧香,结识得这个兄弟,姓李名荣,是个有义气的人。”徐宁道:“既然如此,这张一又走不动,都上车子坐地。只叫车客驾车了行。”四个人坐在车子上,徐宁问时迁道:“你且说与我那个财主姓名。”时迁吃逼不过,三回五次推托,只得胡乱说道:“他是有名的郭大官人。”徐宁却问李荣道:“你那泰安州曾有个郭大官人么?”李荣答道:“我那本州郭大官人,是个上户财主,专好结识官宦来往,门下养着多少闲人。”徐宁听罢,心中想道:“既有主坐,必不碍事。”又见李荣一路上说些枪棒,唱几个曲儿,不觉的又过了一日。
诗句:
- 水浒传·第五十六回·回吴用使时迁盗甲 汤隆赚徐宁上山
- 宝铠悬梁夜已偷,谩将空匣作缘由。
- 徐宁不解牢笼计,相趁相随到水头。
- 三人正走之间,只见路旁边三四个头口,拽出一辆空车子,背后一个人驾车;旁边一个客人,看着汤隆,纳头便拜。
- 汤隆问道:“兄弟因何到此?”那人答道:“郑州做了买卖,要回泰安州去。”
- 汤隆道:“最好。我三个要搭车子,也要到泰安州去走一遭。”那人道:“莫说三个搭车,再多些也不计较。”
- 汤隆大喜,叫与徐宁相见。徐宁问道:“此人是谁?”汤隆答道:“我去年在泰安州烧香,结识得这个兄弟,姓李名荣,是个有义气的人。”
- 徐宁道:“既然如此,那张一又走不动,都上车子坐地。只叫车客驾车了行。”
- 四个人坐在车子上,徐宁问时迁道:“你且说与我那个财主姓名。”时迁吃逼不过,三回五次推托,只得胡乱说道:“他是有名的郭大官人。”
- 徐宁却问李荣道:“你那泰安州曾有个郭大官人么?”李荣答道:“我那本州郭大官人,是个上户财主,专好结识官宦来往,门下养着多少闲人。”
- 徐宁听罢,心中想道:“既有主坐,必不碍事。”又见李荣一路上说些枪棒,唱几个曲儿,不觉的又过了一日。
译文:
宝铠悬挂在梁上,夜晚小偷已经偷走了它,但汤隆假装找箱子做借口。
徐宁不知道如何应对这个圈套,被他们一路跟踪到河边。
当他们三人正在走路时,路边有三个头领拖着一辆车子来,后面有一个人在驾车。旁边有个乘客看着汤隆,然后跪下行礼。
汤隆问道:“兄弟为何在此?”那个人回答说:“我在郑州做生意后,准备返回泰安州。”汤隆说:“这很好。我们三个人也要一起去泰安州。”那个人说:“不要说三个了,即使再多也没关系。”汤隆非常高兴,让他和徐宁见个面。
徐宁问时迁:“那个人是谁?”时迁被逼无奈,反复推辞,最终胡乱说是“有名的郭大官人”。
徐宁转而问李荣:“你那里有名叫郭的大官人吗?”李荣回答:“在我那本州,有个叫做郭大官人的人物,是个有钱的主顾,特别喜欢结交官员,手下养了很多闲散的人。”
徐宁听到这些后心想:“既然有人坐镇,应该不会有问题。”同时他也注意到李荣一路上谈论枪法和歌曲,不觉又度过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