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名仙掌,观隐云台。上连玉女洗头盆,下接天河分派水。乾坤皆秀,尖峰仿佛接云根;山岳惟尊,怪石巍峨侵斗柄。青如泼黛,碧若浮蓝。张僧繇妙笔画难成,李龙眠天机描不就。深沉洞府,月光飞万道金霞;崒嵂岩崖,日影动千条紫焰。傍人遥指,云池深内藕如船;故老传闻,玉井水中花十丈。巨灵神忿怒,劈开山顶逞神通;陈处士清高,结就茅庵来盹睡。千古传名推华岳,万年香火祀金天。

宋江等看了西岳华山,见城池厚壮,形势坚牢,无计可施。吴用道:“且回寨里去,再作商议。”五骑马连夜回到少华山上。宋江眉头不展,面带忧容。吴学究道:“且差十数个精细小喽啰下山,去远近探听消息。”三日之间,忽有一人上山来报道:“如今朝廷差个殿司太尉,将领御赐金铃吊挂来西岳降香,从黄河入渭河而来。”吴用听了便道:“哥哥休忧,计在这里了。”便叫李俊、张顺:“你两个与我如此如此而行。”李俊道:“只是无人,不识地境,得一个引领路道最好。”白花蛇杨春便道:“小弟相帮同去如何?”宋江大喜。三个下山去了。次日,吴学究请宋江、李应、朱仝、呼延灼、花荣、秦明、徐宁,共八个人,悄悄止带五百余人下山,径到渭河渡口,李俊、张顺、杨春已夺下十余只大船在彼。吴用便教花荣、秦明、徐宁、呼延灼四个埋伏在岸上;宋江、吴用、朱仝、李应下在船里;李俊、张顺、杨春把船都去滩头藏了。众人等候了一夜。

水浒传 · 第五十九回 ·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误失小衙内

  • 译文:水浒传中,第59回描述了宋江一行人登上华山的过程。

  • 注释:此诗句描绘了宋江等人登山的场景,展现了华山的美丽景色和险峻地形。

峰名仙掌,观隐云台。上连玉女洗头盆,下接天河分派水。- 译文:山峰高耸入云,宛如仙人的手掌握着,山顶上有一座观景台,云雾缭绕,仿佛连接到了天上的玉女洗头盆,山下有一道水流从天而降,像是天河分流的水。

  • 注释:此诗句通过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乾坤皆秀,尖峰仿佛接云根;山岳惟尊,怪石巍峨侵斗柄。青如泼黛,碧若浮蓝。张僧繇妙笔画难成,李龙眠天机描不就。- 译文:天地之间都是美景,山峰高耸如云,仿佛与天空相连;山岳之尊,怪石嶙峋,巍峨壮观。青翠欲滴,如同泼洒在地面上的青色染料;碧绿如洗,如同浮动在水面上的蓝色染料。张僧繇的画作虽妙手偶得,但也难以描绘出如此美景;李龙眠的天机画技也无法画出这样的景色。

  • 注释:此诗句赞美了华山的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敬畏之情。

深沉洞府,月光飞万道金霞;崒嵂岩崖,日影动千条紫焰。傍人遥指,云池深内藕如船;故老传闻,玉井水中花十丈。巨灵神忿怒,劈开山顶逞神通;陈处士清高,结就茅庵来盹睡。- 译文:深深的山洞里,月光洒下万道金色的光芒;陡峭的石壁上,阳光照射出千条紫色的火焰。人们远远指着云池深处,那里有像船一样的莲藕;传说中有位高人陈处士,隐居于此,过着清高的生活。巨灵神愤怒之下,用力将山顶劈开以施展自己的神通;陈处士则选择了清高的生活方式,建造了一座简陋的茅庵在此休息。

  • 注释:此诗句通过对华山的描写,展现了华山的神秘、美丽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

千古传名推华岳,万年香火祀金天。- 译文:华山自古以来就是名山大川,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信众前来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吉祥。

赏析:
这首诗是《水浒传》中的一段描述性文字,通过对华山的描绘,展现了华山的壮美景色和神秘氛围。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山水风光,又有人文的历史传说,展现了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同时,通过对华山的描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