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节龙旗出帝乡,云台观里去烧香。
却怜水寨神谋捷,暂假威名救困亡。
宋江先叫花荣、秦小朋友陪奉太尉上山。宋江随后也上了马,分川教把船上一应人等并御香、祭物、金铃吊挂,齐齐收拾上山,只留下李俊、张顺带领一百余人看船。一行众头领都到山上。宋江下马入寨,把宿太尉扶在聚义厅上当中坐定,众头领两边侍立着。宋江下了四拜,跪在面前,告复道:“宋江原是郓城县小吏,为被官司所逼,不得已哨聚山林,权借梁山水泊避难,专等朝廷招安,与国家出力。今有两个兄弟,无事被贺太守生事陷害,下在牢里。欲借太尉御香仪从,并金铃吊挂去赚华州,事毕拜还。于太尉身上并无侵犯。乞太尉钧鉴。”宿太尉道:“不争你将了御香等物去,明日事露,须连累下官。”宋江道:“太尉回京,都推在宋江身上便了。”
这首诗是《水浒传》第五十九回《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误失小衙内》中的一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玉节龙旗出帝乡,云台观里去烧香。
却怜水寨神谋捷,暂假威名救困亡。
注释:
- 玉节龙旗(yù jié lóng qí):指皇帝的仪仗。
- 帝乡:皇帝的故乡,这里指的是皇宫。
- 云台观里(yún tái guān lǐ):一个道教寺庙的名称。
- 烧香(shāo xiāng):向神明祈祷、祭拜。
赏析:
这一部分描绘了宋江带领众人上山的情景,以及他为了帮助朝廷招安而采取的策略。通过使用”玉节龙旗”和”云台观”这样的字眼,诗人展现了一幅庄严神圣的画面,暗示了宋江此行的目的并非仅仅是烧香拜佛,而是有更大的战略意图。
却怜水寨神谋捷,暂假威名救困亡。
注释:
- 却怜:表示同情或怜悯。
- 水寨(shuǐ zhài):指梁山泊的水军基地,宋江等人在这里聚集。
- 神谋捷(shén móu jié):形容宋江等人智谋高超,善于策划。
- 暂假威名救困亡:暂时借用威名,拯救陷入困境的人。
赏析:
这部分描述了宋江在梁山泊利用自己的智谋和威名,暂时帮助朝廷招安。这里的”水寨神谋捷”强调了宋江的智谋和领导力,而”暂假威名救困亡”则揭示了他的行动背后的动机,即利用自己的威望来帮助朝廷实现招安的目标。
宋江先叫花荣、秦小朋友陪奉太尉上山。宋江随后也上了马,分川教把船上一应人等并御香、祭物、金铃吊挂,齐齐收拾上山,只留下李俊、张顺带领一百余人看船。一行众头领都到山上。
注释:
- 花荣(huā róng):小说中的英雄人物之一,与宋江关系密切。
- 秦小朋友(qín xiǎo háo dì zhào):小说中的人物名称,与宋江有较深的关系。
- 分川教(fēn chuān jiào):指分派任务,安排事情。
- 上山:指前往梁山泊集结。
- 收罗:聚集。
- 李俊(lǐ jùn):小说人物,梁山泊的首领之一。
- 张顺(zhāng shùn):小说人物,擅长水性,也是梁山泊的首领之一。
- 一百余人看船:表示梁山泊的众多兄弟前来观看船只的准备。
赏析:
这一段描述了宋江如何组织和领导他的队伍上山。通过使用”花荣、秦小朋友”和”李俊、张顺”这些名字,诗人展现了宋江和他的伙伴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他们各自的重要性。同时,”分川教把船上一应人等并御香、祭物、金铃吊挂,齐齐收拾上山”这句话描绘了宋江有条不紊地准备上山的过程,显示了他的组织能力。最后,”留下李俊、张顺带领一百余人看船”表明了梁山泊的兄弟们对于船只的关注和期待。整段诗反映了宋江的智慧和团队精神,同时也展现了梁山泊英雄们的团结和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