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当时卢俊义写罢,吴用收拾起算子,作揖便行。卢俊义留道:“先生少坐,过午了去。”吴用答道:“多蒙员外厚意,误了小生卖卦。改日再来拜会。”抽身便起。卢俊义送到门首,李逵拿了拐棒儿走出门外。吴学究别了卢俊义,引了李逵,径出城来,回到店中,算还房宿饭钱,收拾行李包裹。李逵挑出卦牌。出离店肆,对李逵说道:“大事了也!我们星夜赶回山寨,安排圈套,准备机关,迎接卢俊义。他早晚便来也。”
且不说吴用、李逵还寨。却说卢俊义自从算卦之后,寸心如割,坐立不安。当夜无话,捱到次日天晓,洗漱罢,早饭已了,出到堂前,便叫当直的去唤众多主管商议事务。少刻都到。那一个为头管家私的主管,姓李名固。这李固原是东京人,因来北京投奔相识不着,冻倒在卢员外门前。卢俊义救了他性命,养他家中。因见他勤谨,写的算的,教他管顾家间事务。五年之内,直抬举他做了都管,一应里外家私都在他身上,手下管着四五十个行财管干,一家内都称他做李都管。当日大小管事之人,都随李固来堂前声喏。卢员外看了一遭,便道:“怎生不见我那一个人?”说犹未了,阶前走过一人来。看那来人怎生模样?但见:
诗句:
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译文:
在芦苇丛中的小舟里,一位英俊的男子从这里开始了他的旅程。
如果义士能够理解这个道理,那么他就能反躬自省,避开灾难而无忧无虑。
注释:
- “芦花丛里”:指一个隐蔽的地方,比喻一个安全的环境或者一个暂时的避难所。
- “一扁舟”:指的是一艘小船。
- “俊杰”:指有才华和才能的人。
- “由此地游”:表示从某个地方开始他的旅程。
- 第二句诗表达了一种对智慧和理解的渴望,希望那些有才能但遭遇困境的人能够理解并采取正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避免灾难。
- “义士”:通常指的是有道德和正义感的人。
- “能知此理”:能够理解这种道理,意味着要明白某种情况或问题的本质。
- “反躬逃难”:反思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避免困难。
- “无忧”:没有忧虑,意味着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可以安心。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往往需要找到解决的办法。诗中提到的“俊杰”可能是指有才华但命运多舛的人物,他们需要智慧和勇气来解决问题。诗中强调了理解问题本质的重要性,以及通过自我反省来避免灾难的必要性。这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对于个人修养、道德和智慧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英雄人物的期待,即那些能够在困境中保持理智、找到出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