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宋江收军回寨,把龚旺、丁得孙先送上梁山泊。宋江再与卢俊义、吴用道:“我闻五代时,大梁王彦章,日不移影,连打唐将三十六员。今日张清无一时连打我一十五员大将,真是不在此人之下,也当是个猛将。”众人无语。宋江又道:“我看此人,全仗龚旺、丁得孙为羽翼。如今手足羽翼被擒,可用良策捉获此人。”吴用道:“兄长放心。小生见了此将出没,已自安排定了。虽然如此,且把中伤头领送回山寨,却教鲁智深、武松、孙立、黄信、李立,尽数引领水军,安排车仗船只,水陆并进,船骑相迎,赚出张清,便成大事。”吴用分拨已定。

再说张清在城内与太守商议道:“虽是赢得,贼势根本未除,暗使人去探听虚实,却作道理。”只见探事人来回报:“寨后西北上,不知那里将许多粮米,有百十辆车子,河内又有粮草船,大小约有五百余只。水陆并进,船马同来。沿路有几头领监管。”太守道:“这厮们莫非有计?恐遭他毒手。再差人去打听,端的果是粮草也不是。”次日,小军回报说:“车上都是粮,尚且撒下米来。水中船只,虽是遮盖着,尽有米布袋露出将来。”张清道:“今晚出城,先截岸上车子,后去取他水中船只。太守助战,一鼓而得。”太守道:“此计甚妙,只可善觑方便。”叫军汉饱餐酒食,尽行披挂,捎驮锦袋。张清手执长枪,引一千军兵,悄悄地出城。

水浒传·第七十回·没羽箭飞石打英雄 宋公明弃粮擒壮士

诗句:

  • 原文: 且说宋江收军回寨,把龚旺、丁得孙先送上梁山泊。宋江再与卢俊义、吴用道:“我闻五代时,大梁王彦章,日不移影,连打唐将三十六员。今日张清无一时连打我一十五员大将,真是不在此人之下,也当是个猛将。”众人无语。宋江又道:“我看此人,全仗龚旺、丁得孙为羽翼。如今手足羽翼被擒,可用良策捉获此人。”吴用道:“兄长放心。小生见了此将出没,已自安排定了。虽然如此,且把中伤头领送回山寨,却教鲁智深、武松、孙立、黄信、李立,尽数引领水军,安排车仗船只,水陆并进,船骑相迎,赚出张清,便成大事。”吴用分拨已定。

  • 译文:
    暂且说,宋江收兵回营,先把龚旺和丁得孙押送到梁山泊。宋江再次和卢俊义以及吴用说道:“我听五代时期,大梁国的王彦章,太阳移动的影子都没有他快,连续打了唐朝的三十六位将领。今天张清没有一时一刻连着打我们十七名大将,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将军。”大家沉默不言。宋江又说:“我看此人,全靠龚旺和丁得孙为他提供羽翼支撑。如今他的四肢和翅膀都被抓住,我们可以想出妙计来捕捉此人。”吴用道:“兄长请放心。我已经看到这位将军的活动,我已经安排好了。虽然这样,但先把被他诬陷的将领带回山寨,然后叫鲁智深、武松、孙立、黄信、李立全都带领水军,安排好车辆和船只,进行水路和陆路的配合,一起行动,诱出张清,就可以成就大事。”吴用的安排已经完成。

再说张清在城内与太守商议道:“虽然赢了,但是贼军的根本还没有消除,暗中派人去探听虚实,然后采取对策。”只见探子回报说:“在寨子后西北面,不知那里有一百多辆马车,河里又有粮草船,大约有五百多只。水陆并进,船马齐发。一路上有几个首领监管。”太守说:“这些人莫非有计谋?恐怕他们被毒手所害。再派使者去打听,真的还是粮食吗?”次日,小军回报说:“车上都是粮食,还撒下一些米粒。水中的船只虽然遮盖着,但还是露出米袋来。”张清道:“今晚出城,先截断岸上的车辆,然后去夺取他们隐藏在水中的船只。太守助战,一鼓作气就能成功。”太守道:“这个主意很好,但要谨慎行事。”命令士兵吃饱喝足,披挂整齐,带着锦囊准备出发。张清手执长枪,率领一千名士兵,悄悄地离开城市。

注释及赏析:

  • 诗句解读: 本段描述宋江和吴用对张清的策略部署,突出其机智与谋略的运用。宋江通过对比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和张清的武功,强调了张清的强大之处。同时,通过吴用的安排与计划,展示了一种全面而精细的策略思维。
  • 诗词赏析: 此诗表达了一种战略布局的思想,体现了在对抗中不仅要看个体的能力,更要分析对手的实力和弱点。这种策略思维对于军事和政治斗争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信息:

  • 人物:宋江(梁山泊首领)、张清(著名武将)
  • 事件:宋江与张清的战略较量,涉及粮食运输及埋伏策略
  • 目的:通过战术上的巧妙安排,最终擒获张清

综合点评:

这首诗通过对宋江和张清之间复杂关系的描绘,展示了古代战争和权力斗争中的智慧与策略。通过具体的历史典故和个人英雄主义,展现了人物的个性与战术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