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光耀飞离土窟间,天罡地煞降尘寰。

说时豪气侵肌冷,讲处英风透胆寒。

仗义疏财归水泊,报仇雪恨下梁山。

堂堂一卷天文字,付与诸公仔细看。

话说宋公明一打东平,两打东昌,回归山寨忠义堂上,计点大小头领共有一百八员,心中大喜,遂对众兄弟道:“宋江自从闹了江州,上山之后,皆赖托众弟兄英雄扶助,立我为头。今者共聚得一百八员头领,心中甚喜。自从晁盖哥哥归天之后,但引兵马下山,公然保全,此是上天护佑,非人之能。纵有被掳之人,陷于缧绁,或是中伤回来,且都无事。被擒捉者,俱得天佑,非我等众人之能也。今者一百八人,皆在面前聚会,端的古往今来,实为罕有!如今兵刃到处,杀害生灵,无可禳谢大罪。我心中欲建一罗天大醮,报答天地神明眷佑之恩。一则祈保众兄弟身心安乐;二则惟愿朝廷早降恩光,赦免逆天大罪,众当竭力捐躯,尽忠报国,死而后已;三则上荐晁天王早生仙界,世世生生,再得相见。就行超度横亡恶死,火烧水溺,一应无辜被害之人,惧得善道。我欲行此一事,未知众弟兄意下若何?”众头领都称道:“此是善果好事,哥哥主见不差。”吴用便道:“先请公孙胜一清主行醮事,然后令人下山,四边邀请得道高士,就带醮器赴寨。仍使人收买一应香烛纸马,花果祭仪,素馔净食,并合用一应物件。”商议选定四月十五日为始,七昼夜好事。山寨广施钱财,督并干办。日期已近,向那忠义堂前,挂起长幡四首。堂上扎缚三层高台,堂内铺设七宝三清圣像。两班设二十八宿,十二宫辰,一切主醮星官真宰。堂外仍设监坛崔、卢、邓、窦神将。摆列已定,设放醮器齐备。请到道众,连公孙胜共是四十九员。

诗句:
光耀飞离土窟间,天罡地煞降尘寰。
说时豪气侵肌冷,讲处英风透胆寒。
仗义疏财归水泊,报仇雪恨下梁山。
堂堂一卷天文字,付与诸公仔细看。

译文:
光耀照耀从泥土中升腾,天罡地煞降临尘世。
说话时豪情壮志侵入肌肤,讲起道理英风透出胆寒。
仗义疏财回归水泊,报仇雪恨下梁山。
堂堂一卷天书大字,请诸公仔细观看。

注释:

  • 光耀(光辉): 照亮的意思。
  • 土窟间:土穴或石室之中,形容简陋的地方。
  • 天罡地煞:指天上的北斗星和地上的二十八星宿,是古代用来指代天上和地上的重要人物或象征性力量。
  • 豪气侵肌:形容人非常勇敢、豪爽。
  • 英风透胆寒:形容气势磅礴,让人心生敬畏。
  • 仗义疏财:意指慷慨解囊、不吝啬钱财,形容为人正直、乐于助人。
  • 报仇雪恨:为了报复仇恨而采取行动。
  • 堂堂一卷天文字:指《道德经》中的“天书”,这里用以比喻这部书籍非常珍贵。
  • 诸公:对别人的尊称。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和正义感的诗。诗人在忠义堂上宣布建立罗天大醮以报答天地神明的眷佑,并祈求众兄弟身心安乐、朝廷早降恩光、晁天王早生仙界等。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宋江是一个有远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英雄形象。他的忠诚、勇敢和智慧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和支持。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精神风貌,即人们对于正义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