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细问他来情。刘太公说道:“日平西时来,三更里去了,不知所在,又不敢跟去。那为头的,生的矮小,黑瘦面皮。第二个夹壮身材,短须大眼。”二人问了备细,便叫:“太公放心,好歹要救女儿还你。我哥哥宋公明的将令,务要我两个寻将来,不敢违误。”便叫煮下干肉,做起蒸饼,各把料袋装了,拴在身边,离了刘太公庄上。先去正北上寻,但见荒僻无人烟去处,走了一两日,绝不见些消耗。却去正东上,又寻了两日,直到凌州高唐界内,又无消息。李逵心焦面热,却回来望西边寻去,又寻了两日,绝无些动静。
当晚两个且向山边一个古庙中供床上宿歇。李逵那里睡得着,扒起来坐地,只听得庙外有人走的响。李逵跳将起来,开了庙门看时,只见一条汉子,提着把朴刀,转过庙后士岗子上去。李逵在背后跟去。燕青听得,拿了弩弓,提了杆棒,随后赶来。叫道:“李大哥不要赶,我自有道理。”是夜,月色朦胧。燕青递杆棒与了李逵,远远望见那汉,低着头只顾走。燕青赶近,搭上箭,弩弦稳放,叫声:“如意子不要误我!”只一箭,正中那汉的右腿,扑地倒了。李逵赶上,劈衣领揪住,直拿到古庙中,喝问道:“你把刘太公的女儿抢的那里去了?”那汉告道:“好汉,小人不知此事,不曾抢甚刘太公女儿。小人只是这里剪径,做些小买卖,那里敢大弄,抢夺人家子女。”李逵把那汉捆做一块,提起斧来喝道:“你若不实说,砍你做二十段。”那汉叫道:“且放小人起来商议。”燕青道:“汉子,我且与你拨了这箭。”放将起来,问道:“刘太公女儿端的是甚么人抢了去?只是你这里剪径的,你岂可不知些风声?”那汉道:“小人胡猜,未知真实。离此间西北上,约有十五里,有一座山,唤做牛头山,山上旧有一个道院。近来新被两个强人,一个姓王名江,一个姓董名海,这两个都是绿林中草贼,先把道士道童都杀了,随从只有五七个伴当,占住了道院,专一下来打劫,但到处只称是宋江。多敢是这两个抢了去。”有诗为证:
燕青细问他来情。刘太公说道:“日平西时来,三更里去了,不知所在,又不敢跟去。那为头的,生的矮小,黑瘦面皮。第二个夹壮身材,短须大眼。”
- 诗句:燕青细问他来情。刘太公说道。
- 译文:燕青仔细询问他的情况。刘太公说。
- 注释:燕青(燕青),刘太公(刘太公),来情(情况)。
二人问了备细,便叫:“太公放心,好歹要救女儿还你。我哥哥宋公明的将令,务要我两个寻将来,不敢违误。”
- 诗句:二人问了备细,便叫。
- 译文:他们询问了详细情况后,就表示。
- 注释:二人,备细,太公,宋公明的将令,务要我两个寻将来。
便叫煮下干肉,做起蒸饼,各把料袋装了,拴在身边,离了刘太公庄上。先去正北上寻,但见荒僻无人烟去处,走了一两日,绝不见些消耗。却去正东上,又寻了两日,直到凌州高唐界内,又无消息。
- 诗句:便叫煮下干肉,做起蒸饼,各把料袋装了,拴在身边,离了刘太公庄上。
- 译文:他们便煮了干肉,做了蒸饼,把材料袋子装好,系在身上,离开了刘太公的家。先向北寻找,但看到荒僻无人烟的地方,走了一两日,一点也没有找到线索。然后又向东去搜寻,直到凌州高唐界内,还是没有任何消息。
- 注释:煮下,干肉,做,料袋装了,系在身边,北寻,荒僻无人烟去处,一两日,绝不见些消耗。却去正东上,又寻了两日,直到凌州高唐界内。
李逵心焦面热,却回来望西边寻去,又寻了两日,绝无些动静。
- 诗句:李逵心焦面热,却回来望西边寻去。
- 译文:李逵焦急地等待,但始终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 注释:心焦,面热,西边寻去。
当晚两个且向山边一个古庙中供床上宿歇。李逵那里睡得着,扒起来坐地,只听得庙外有人走的响。李逵跳将起来,开了庙门看时,只见一条汉子,提着把朴刀,转过庙后士岗子上去。李逵在背后跟去。燕青听得,拿了弩弓,提了杆棒,随后赶来。叫道:“李大哥不要赶,我自有道理。”是夜,月色朦胧。燕青递杆棒与了李逵,远远望见那汉,低着头只顾走。燕青赶近,搭上箭,弩弦稳放,叫声:“如意子不要误我!”只一箭,正中那汉的右腿,扑地倒了。李逵赶上,劈衣领揪住,直拿到古庙中,喝问道:“你把刘太公的女儿抢的那里去了?”那汉告道:“好汉,小人不知此事,不曾抢甚刘太公女儿。小人只是这里剪径,做些小买卖,那里敢大弄,抢夺人家子女。”
- 诗句:燕青递杆棒与了李逵,远远望见那汉。
- 译文:燕青把棍棒递给李逵,远远地看到了那个人。
- 注释:递杆棒,李逵。远处望见。
- 赏析:这句话描写了李逵和燕青追捕盗贼的情景。燕青机智勇敢,用箭射中了盗贼的腿部,而李逵则紧随其后。他们最终抓住了盗贼并质问其罪行。这里的描述生动展现了他们的追捕过程及对盗贼的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