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便问:“汝在梁山泊,必知那里备细。”燕青奏道:“宋江这伙,旗上大书‘替天行道’,堂设‘忠义’为名,不敢侵占州府,不肯扰害良民,单杀贪官污吏,谗佞之人。只是早望招安,愿与国家出力。”天子乃曰:“寡人前者两番降诏,遣人招安,如何抗拒,不伏归降?”燕青奏道:“头一番招安诏书上,并无抚恤招谕之言,更兼抵换了御酒,尽是村醪,以此变了事情。第二番招安,故把诏书读破句读,要除宋江,暗藏弊幸,因此又变了事情。童枢密引军到来,只两阵杀的片甲不回。高太尉提督军马,又役天下民夫,修造战船征进,不曾得梁山泊一根折箭,只三阵,杀的手脚无措,军马折其二停,自己亦被活捉上山;许了招安,方才放回,又带了山上二人在此,却留下闻参谋在彼质当。”天子听罢,便叹道:“寡人怎知此事!童贯回京时奏说:军士不伏暑热,暂且收兵罢战。高俅回军奏道:“病患不能征进,权且罢战回京。”李师师奏说:“陛下虽然圣明,身居九重,却被奸臣闭塞贤路,如之奈何?”天子嗟叹不已。约有更深,燕青拿了赦书,叩头安置,自去歇息。天子与李师师上床同寝,共乐绸缪。有诗为证:
水浒传·第八十一回·燕青月夜遇道君戴宗定计出乐和
天子便问:“汝在梁山泊,必知那里备细。”燕青奏道:“宋江这伙,旗上大书‘替天行道’,堂设‘忠义’为名,不敢侵占州府,不肯扰害良民,单杀贪官污吏,谗佞之人。只是早望招安,愿与国家出力。”
译文:
天子便问道:“你在梁山泊,一定知道那里的详细情况。”燕青回答道:“宋江这些人,他们的旗帜上写着‘替天行道’,他们的大厅里挂着‘忠义’的名字,他们不敢侵犯州郡,也不愿意伤害善良的人民,只杀贪污腐败的官员和奸邪小人。他们只是希望早日被朝廷招安,愿意为国家效力。”
赏析:
这首诗是《水浒传》中燕青在皇帝面前陈述梁山泊的情况。燕青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了解,向皇帝介绍了宋江等人的事迹和行为,表达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愿意为国家效力的意愿。同时,他也对朝廷中的奸臣进行了揭露和批评,指出了他们的行为和政策给国家带来的危害。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通过列举宋江等人的事迹和行为,展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同时,燕青也通过自己的陈述,向皇帝传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看法和思考,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
这首诗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首先,燕青在皇帝面前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他通过列举宋江等人的事迹和行为,进一步展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最后,他通过对朝廷中的奸臣的揭露和批评,向皇帝传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看法和思考。整个诗的结构清晰而严谨,语言流畅而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