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生闻焕章沐手百拜奉书太尉恩相钧座前:贱子自髫年时出入门墙,已三十载矣。昨蒙高殿帅唤至军前,参谋大事。奈缘劝谏不从,忠言不听,三番败绩,言之甚羞。高太尉与贱子一同被掳,陷于缧绁。义士宋公明,宽裕仁慈,不忍加害。则今高殿帅带领梁山萧让、乐和赴京,欲请招安,留贱子在此质当。万望恩相不惜齿牙,早晚于天子前题奏,早降招安之典,俾令义士宋公明等早得释罪获恩,建功立业。非特国家之幸甚,实天下之幸甚也!立功名于万古,见义勇于千年。救取贱子,实领再生之赐。拂楮拳拳,幸垂昭察,不胜感激之至!

宣和四年春正月 日,闻焕章再拜奉上。”

宿太尉看了书大惊,便问道:“你是谁?”燕青答道:“男女是梁山泊浪子燕青。”随即出来取了笼子,径到书院里。燕青禀道:“太尉在华州降香时,多曾伏侍太尉来。恩相缘何忘了?宋江哥哥有些微物相送,聊表我哥哥寸心。每日占卜,课内只着求太尉提拔救济。宋江等满眼只望太尉来招安。若得恩相早晚于天子前题奏此事,则梁山泊十万人之众,皆感大恩!哥哥责着限次,男女便回。”燕青拜辞了,便出府来。宿太尉使人收了金珠宝物,已有在心。

诗句

  1. 侍生闻焕章沐手百拜奉书太尉恩相钧座前:贱子自髫年时出入门墙,已三十载矣。
  • 译文:我侍从闻焕章,恭敬地双手捧着书,跪拜在您的面前,表达我的敬意和谦卑。
  • 注释:侍从(侍生)指燕青;闻焕章是梁山泊的首领之一,这里可能是代称;“沐手”意为洗手,表示诚意;“奉书”指的是递交书信;“太尉恩相”是对高俅的尊称,意即太尉和恩相;“钧座”是指尊贵的地位,钧同“尊”;“前”表示前面。
  • 赏析:这是燕青向宿太尉表达自己忠诚和尊敬之情的文字。通过这种形式,燕青展示了自己的忠心和对朝廷的忠诚态度。
  1. 昨蒙高殿帅唤至军前,参谋大事。奈缘劝谏不从,忠言不听,三番败绩,言之甚羞。
  • 译文:昨天被高太尉召至军中,参与决策重要事务。但因为劝阻和建议不被采纳,连续失败,这让我感到羞耻。
  • 注释:高殿帅可能是指高俅;“参谋大事”表示参与国家的重要决策;“忠言不听”表示燕青的意见未被接受;“败绩”意味着失败;“言之甚羞”表明燕青对此感到羞愧。
  • 赏析:燕青表达了自己在军事决策中的经历,以及由于忠言不被采纳而感到的羞耻。
  1. 高太尉与贱子一同被掳,陷于缧绁。义士宋公明,宽裕仁慈,不忍加害。则今高殿帅带领梁山萧让、乐和赴京,欲请招安,留贱子在此质当。
  • 译文:高太尉和我都被俘虏,被困在监狱里。宋公明先生宽仁大度,不忍心对我造成伤害。因此,高太尉现在带领梁山的萧让和乐和前往京城,希望通过招安来解救我们,让我在这里作为人质。
  • 注释:高太尉与燕青同时被俘,陷于监狱;“义士宋公明”指的是宋江;“宽裕仁慈”表示宋公明的性格特点;“质当”意为作为人质;“欲请招安”说明他们的目的;“留贱子在此”表示希望燕青留下作为人质。
  • 赏析:这一段描述了燕青被俘后的情况,以及他所面临的困境。同时,也展现了宋公明宽仁大度的人格魅力。
  1. 万望恩相不惜齿牙,早晚于天子前题奏,早降招安之典,俾令义士宋公明等早得释罪获恩,建功立业。非特国家之幸甚,实天下之幸甚也!立功名于万古,见义勇于千年。救取贱子,实领再生之赐。拂楮拳拳,幸垂昭察,不胜感激之至!
  • 译文:我衷心希望恩相能够慷慨地提出建议,能够在天子面前陈述此事,尽早实现招安。这将不仅为宋朝带来巨大的好处,也将使天下人民受益。我将因此获得荣誉,建立功业。这不仅是对我们国家的恩惠,也是对整个天下人民的祝福。拯救我,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运。我真诚地请求恩相关注这件事。
  • 注释: “齿牙”指建议或建议;“天子前题奏”表示在皇上面前陈述;“早降招安之典”意味着早日实现招安;“国家之幸甚”表示这对国家来说非常幸运;“天下之幸甚”表示这对整个天下人民来说非常幸运;“立功名于万古”表示建立不朽的功名;“见义勇于千年”表示看到正义就勇敢地行动千年不变;“救取贱子”表示救下我;“拂楮拳拳”表示真诚地请求;“昭察”意为明白;“不胜感激之至”表示我对此感激不尽。
  • 赏析:燕青在此段文字中表达了他对招安的期望以及对朝廷的感激之情。他的请求充满了真诚和期望,希望能够获得赦免并为国家做出贡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