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曰:朕自即位以来,用仁义以治天下,行礼乐以变海内,公赏罚以定干戈。求贤之心未尝少怠,爱民之心未尝少洽。博施济众,欲与天地均同;体道行仁,咸使黎民蒙庇。遐迩赤子,咸知朕心。切念宋江、卢俊义等,素怀忠义,不施暴虐。归顺之心已久,报效之志凛然。虽犯罪恶,各有所由。察其情恳,深可悯怜。朕今特差殿前太尉宿元景,赍捧诏书,亲到梁山水泊,将宋江等大小人员所犯罪恶尽行赦免。给降金牌三十六面,红锦三十六匹,赐与宋江等上头领;银牌七十二面,绿锦七十二匹,赐与宋江部下头目。赦书到日,莫负朕心,早早归降,必当重用。故兹诏敕,想宜悉知。
宣和四年春二月 日诏示。”
萧让读罢丹诏,宋江等山呼万岁,再拜谢恩已毕。宿太尉取过金银牌面,红绿锦段,令裴宣依次照名,给散已罢,叫开御酒,取过银酒海,都倾在里面。随即取过旋杓舀酒,就堂前温热,倾在银壶内。宿太尉执着金锤,斟过一杯酒来,对众头领道:“宿元景虽奉君命,特赍御酒到此,命赐众头领,诚恐义士见疑。元景先饮此杯,与众义士看,勿得疑虑。”众头领称谢不已。宿太尉饮毕,再斟酒来,先劝宋江。宋江举杯跪饮。然后卢俊义、吴用、公孙胜陆续饮酒。遍劝一百单八名头领,俱饮一杯。
诗句
水浒传 · 第八十二回 · 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译文
《水浒传》第八十二回,讲述的是梁山泊的宋江、卢俊义等人归顺朝廷,接受招安的故事。
关键词注释
- 制曰:古代皇帝发布的命令。
- 仁义:儒家提倡的以仁爱为基础的政治原则。
- 礼乐:指古代的礼仪和音乐,用来教化人民。
- 公赏罚:公平公正地执行奖赏和惩罚。
- 求贤之心:渴望发现并任用贤才的心志。
- 博施济众:广泛地给予帮助,救济众人。
- 体道行仁:遵循道德规范,施行仁政。
- 咸使黎民蒙庇:所有人都能得到保护。
- 遐迩赤子:全国各地的百姓。
- 切念:深切地考虑。
- 赦免:免除某人所犯之罪。
- 颁诏:发布诏书。
赏析
《水浒传》是一部描绘宋朝末年社会动荡时期,英雄豪杰们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故事集。其中第八十二回是关于梁山好汉归顺朝廷,接受招安的情节,体现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以及统治者对民间英雄的笼络手段。此篇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展现了宋江等人物的忠义、智勇与朝廷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冲突。
我们可以注意到,尽管宋江等英雄人物最终接受了招安,但他们内心对于忠诚和信仰的追求并未改变。《水浒传》通过这些故事,表达了对正义、理想和人性的思考,同时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