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与吴用商议,到晚写下军帖,差调林冲、关胜引领一彪军马,从西北上去取檀州;再调呼延灼、董平也引一彪军马,从东北上进发;却教卢俊义引一彪军马,从西南上取路进兵。“我等中军,从东南上进发。只听的炮响,一齐进发。”却差炮手凌振、黑旋风李逵、混世魔王樊瑞、丧门神鲍旭,并牌手项充、李衮,将带滚牌军一千余人,直至城下,施放号炮。至二更为期,水陆并进。各路军兵,都要厮应。号令已下,诸军各各准备取城。且说洞仙侍郎正在檀州坚守,专望救兵到来。却有皇侄败残人马,逃命奔入城中,备细告说:“两个皇侄大王,耶律国珍被个使双枪的害了,耶律国宝被个戴青包巾的使石子打下马来拿去。”洞仙侍郎跌脚骂道:“又是这蛮子!不争损了二位皇侄,教俺有甚面目去见郎主!拿住那个青包巾的蛮子时,碎碎的割那厮。”至晚,番兵报洞仙侍郎道:“潞水河内有五七百只粮船泊在两岸,远远处又有军马来也。”洞仙侍郎听了道:“那蛮子不识俺的水路,错把粮船直行到这里。岸上人马一定是来寻粮船。”便差三员番将楚明玉、曹明济、咬儿惟康前来分付道:“那宋江等蛮子,今晚又调许多人马来也。却有若干粮船在俺河里,可教咬儿惟康引一千军马出城冲突,却教楚明玉、曹明济开放水门,从紧溜里放船出去,三停之内,截他二停粮船也好,便是汝等干大功也。”不知成败何如,有诗为证:
宋江与吴用商议,到晚写下军帖,差调林冲、关胜引领一彪军马,从西北上去取檀州;再调呼延灼、董平也引一彪军马,从东北上进发;却教卢俊义引一彪军马,从西南上取路进兵。“我等中军,从东南上进发。”却差炮手凌振、黑旋风李逵、混世魔王樊瑞、丧门神鲍旭,并牌手项充、李衮,将带滚牌军一千余人,直至城下,施放号炮。至二更为期,水陆并进。各路军兵,都要厮应。号令已下,诸军各各准备取城。且说洞仙侍郎正在檀州坚守,专望救兵到来。却有皇侄败残人马,逃命奔入城中,备细告说:“两个皇侄大王,耶律国珍被个使双枪的害了,耶律国宝被个戴青包巾的使石子打下马来拿去。”洞仙侍郎跌脚骂道:“又是这蛮子!不争损了二位皇侄,教俺有甚面目去见郎主!拿住那个青包巾的蛮子时,碎碎的割那厮。”至晚,番兵报洞仙侍郎道:“潞水河内有五七百只粮船泊在两岸,远远处又有军马来也。”洞仙侍郎听了道:“那蛮子不识俺的水路,错把粮船直行到这里。岸上人马一定是来寻粮船。”便差三员番将楚明玉、曹明济、咬儿惟康前来分付道:“那宋江等蛮子,今晚又调许多人马来也。却有若干粮船在俺河里,可教咬儿惟康引一千军马出城冲突,却教楚明玉、曹明济开放水门,从紧溜里放船出去,三停之内,截他二停粮船也好,便是汝等干大功也。”不知成败何如,有诗为证:
译文:
宋江和吴用商量后,晚上起草了军帖,派遣林冲、关胜带领一支军队从西北方出发去攻取檀州;又派遣呼延灼、董平等人带领另外一支队伍从东北方出发;命令卢俊义带领一队人马从南面进攻。而宋江本人则率领中军从东南方出发。同时,安排炮手凌振、黑旋风李逵、混世魔王樊瑞、丧门神鲍旭以及牌手项充、李衮等人携带滚轮火炮前往檀州城下,向敌人发起攻击。到了半夜时分,全军开始行动。同时,派遣炮手凌振、黑旋风李逵、混世魔王樊瑞、丧门神鲍旭等人前往檀州城下,向敌人发起攻击。
诗词注释:
- 宋江: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领袖人物之一,后成为梁山好汉的首领。
- 吴用:也是《水浒传》中的主要角色之一,是宋江的智囊团成员。
- 檀州:位于今中国河北省境内的一个城市。
- 汾(Fén)水河:即潞水河,位于今中国山西省境内。
- 粮船:用于运输粮食的大型船只。
- 皇侄:指皇帝的兄弟或侄子。
- 双枪:指使用双杆长枪的武将。
- 青包巾:一种头巾颜色,这里可能是指戴着青色包巾的人。
- 水门:古代建筑的一种结构,用于控制水流的方向。
赏析:
这首诗是《水浒传》第八十二回的内容摘录,描述了梁山好汉宋江和他的将领们如何策划进攻檀州城的战役。诗中详细描绘了他们如何通过书信协调各自部队的行动,并派遣不同任务的人员执行具体战术。诗中涉及了对敌军的具体描述和策略部署,展现了宋江和他的将领们在战争中的智慧和勇气。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充分表达了古代战争的紧张气氛和英雄们的英勇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