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君臣性持俫,说降刚去又还来。
宋江一志坚如铁,翻使谋心渐渐开。
当日宋江令人去请卢俊义、吴用、朱武到蓟州,一同计议智取霸州之策,下来便见。宋江酌量已定,卢俊义领令去了。吴用、朱武暗暗分付众将,如此如此而行。宋江带去人数,林冲、花荣、朱仝、刘唐、穆弘、李逵、樊瑞、鲍旭、项充、李衮、吕方、郭盛、孔明、孔亮,共计一十五员头领,止带一万来军校。拨定人数,只等欧阳侍郎来到便行。
望了两日,只见欧阳侍郎飞马而来,对宋江道:“俺大辽国主知道将军实是好心的人。既蒙归顺,怕他宋兵做甚么!俺大辽国有的是渔阳突骑、上谷雄兵相助。你既然要取老父,不放心时,且请在霸州与国舅作伴,俺却差人去取令大人未迟。”宋江听了,与侍郎道:“愿去的军将收拾已完备。几时可行?”欧阳侍郎道:“则今夜便行,请将军传令。”宋江随即分付下去,都教马摘銮铃,军卒衔枚疾走,当晚便行。一面管待来使。黄昏左侧,开城西门便出。欧阳侍郎引数十骑在前领路。宋江引一支军马随后便行。约行过二十余里,只见宋江在马上猛然失声叫声:“苦也!”说道:“约下军师吴学究,同来归顺大辽郎主,不想来的慌速,不曾等的他来。军马慢行,却快使人取接他来。”当时已是三更左侧,前面已到益津关隘口。欧阳侍郎大喝一声:“开门!”当下把关的军将,开放关口,军马人将,尽数度关,直到霸州。
诗句:
辽国君臣性持俫,说降刚去又还来。
译文:
辽国的君臣性格固执,刚说投降不久又回来。
注释:
“性持俫”是形容他们性格顽固,不肯轻易改变主意。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辽国君臣的性格特点,他们既有刚愎自用的一面,也有反复无常的一面。这种矛盾的性格使得他们在面对宋朝的招安政策时,既想接受又有所犹豫。这也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
接下来是译文:
宋江一志坚如铁,翻使谋心渐渐开。
译文:
宋江的意志坚定如铁,逐渐打开了他的计谋之心。
注释:
“一志坚如铁”是形容宋江的决心坚定无比。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宋江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决心,他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决定,即使面对辽国的招安。这也是他能够最终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诗句:
当日宋江令人去请卢俊义、吴用、朱武到蓟州,一同计议智取霸州之策,下来便见。宋江酌量已定,卢俊义领令去了。吴用、朱武暗暗分付众将,如此如此而行。宋江带去人数,林冲、花荣、朱仝、刘唐、穆弘、李逵、樊瑞、鲍旭、项充、李衮、吕方、郭盛、孔明、孔亮,共计一十五员头领,止带一万来军校。拨定人数,只等欧阳侍郎来到便行。
译文:
当日宋江派人请来卢俊义、吴用、朱武等人到蓟州,一起商讨智取霸州的策略。之后宋江决定,只带上林冲、花荣、朱仝、刘唐、穆弘、李逵、樊瑞、鲍旭、项充、李衮、吕方、郭盛、孔明、孔亮等15位将领,还有一万名军校。安排好人员后,等待欧阳侍郎的到来。
注释:
“当日”是指当天。
赏析:
这里的“当日”指的是宋江在一天之内做了一系列的安排和决定。他邀请了卢俊义、吴用、朱武等人前来商议,并做出了详细的计划。这显示了宋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迅速做出决策的能力。
诗句:
望了两日,只见欧阳侍郎飞马而来,对宋江道:“俺大辽国主知道将军实是好心的人。既蒙归顺,怕他宋兵做甚么!俺大辽国有的是渔阳突骑、上谷雄兵相助。你既然要取老父,不放心时,且请在霸州与国舅作伴,俺却差人去取令大人未迟。”宋江听了,与侍郎道:“愿去的军将收拾已完备。几时可行?”欧阳侍郎道:“则今夜便行,请将军传令。”宋江随即分付下去,都教马摘銮铃,军卒衔枚疾走,当晚便行。一面管待来使。黄昏左侧,开城西门便出。欧阳侍郎引数十骑在前领路。宋江引一支军将随后便行。约行过二十余里,只见宋江在马上猛然失声叫声:“苦也!”说道:“约下军师吴学究,同来归顺大辽郎主,不想来的慌速,不曾等的他来。军马慢行,却快使人取接他来。”当时已是三更左侧,前面已到益津关隘口。欧阳侍郎大喝一声:“开门!”当下把关的军将,开放关口,军马人将,尽数度关,直到霸州。
译文:
欧阳侍郎到达霸州后,立即与宋江会面。他对宋江说:“我知道你是个有心之人,已经归顺大辽国。但是担心你们宋军不会放心,所以特意派我前来陪伴你的国舅。”宋江回应道:“希望跟随的军将都已经准备就绪。”欧阳侍郎回答:“那就今天晚上出发吧。请你传达命令。”于是宋江下令让所有的士兵卸下马鞍,停止鸣锣收兵,快速行军。同时,他还派人去迎接吴用等人的到来。大约在凌晨三点左右,他们一行终于来到了益津关隘口,并顺利地通过了关口,继续前进到了霸州。
注释:
“则今夜便行”表示按照约定的时间,今天晚上开始行动。
“请将军传令”是欧阳侍郎向宋江下达命令。
赏析:
这里的“请将军传令”展示了宋军将领之间的默契和沟通。欧阳侍郎作为使者,直接向宋江传达了他的命令,而宋江也能够迅速响应并执行。这种高效的沟通和执行力是成功的关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