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传令,教取天寿公主一干人口,放回本国。仍将夺过檀州、蓟州、霸州、幽州,依旧给还大辽管领。一面先送宿太尉还京。次后,收拾诸将军兵车仗人马,分拨人员,先发中军军马,护送赵枢密起行。宋先锋寨内,自己设宴。一面赏劳水军头目已了,着令乘驾船只,从水路先回东京,驻扎听调。
宋江再使人入城中,请出左右二丞相,前赴军中说话。当下辽国郎主,教左丞相幽西孛瑾,右丞相太师褚坚,来至宋先锋行营,至于中军相见。宋江邀请上帐,分宾而坐。宋江开话道:“俺武将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奇功在迩,本不容汝投降。打破城池,尽皆剿灭,正当其理。主帅听从,容汝申达朝廷。皇上怜悯,存恻隐之心,不肯尽情追杀。如此容汝投降,纳表请罪,今获大全。吾待朝京,汝等勿以宋江等辈不能胜尔,休生反复,年年进贡,不可有缺。吾今班师还国,汝宜谨慎自守,休得故犯!天兵再至,决无轻恕!”二丞相叩首伏罪拜谢。宋江再用好言戒谕,二丞相恳谢而去。
【译文】
宋江命令,取回天寿公主及其部下,送归本国。将夺过檀州、蓟州、霸州、幽州归还大辽,由大辽管领。同时,先送宿太尉回京。接下来,准备诸将军车辆马匹武器,分派人员,先发中军军马,护送赵枢密启程。宋江在先锋寨内设宴,赏劳水军头目后,命令乘船从水路先回东京,驻扎待命。
宋江又派人进城,请出左右二丞相,前去军中议事。当下辽国国王,让左丞相幽西孛瑾,右丞相太师褚坚来到宋先锋行营,到中军相见。宋江邀请他们上帐,分别坐下宾主。宋江开口道:“我等武将兵临城下,即将抵达壕边,奇功在望,本不容你们投降。打破城池,剿灭敌军,正当其理。主帅听从我的话,允许你们向朝廷申达。皇上怜悯之情,存有恻隐之心,不肯尽情追杀。如今你等投降,献上表章请求宽恕,现在得以全活。我等朝京时,你不要以我们等无法战胜你们,不要产生反复念头,年年进贡,不可缺欠。我等班师还国,你们应该谨慎自守,不得故犯!天兵再至,定不轻恕!”二丞相叩首伏罪拜谢而去。
【注释】
- 水浒传: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绘了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起义的故事。
- 第八十九回:指《水浒传》的某一章节。
- 宋公明:指宋江。
- 破阵成功:指宋江率领梁山好汉攻克敌阵取得胜利。
- 颁恩降诏:颁发恩赦诏书。
- 中军军马:指中军的兵力。
- 左右二丞相:指辽国的两个丞相。
- 中军相见:到中军帐前相见。
- 宋江邀坐:宋江邀请对方坐下。
- 开话:开口说话。
- 兀(wù)然:副词,如此。
- 容汝申达朝廷:允许你向朝廷申诉。
- 存恻隐之心:内心充满同情。
- 不肯尽情追杀:不肯彻底杀死或追捕。
- 纳表请罪:呈递奏章请求宽恕罪行。
- 朝京:前往京城。
- 休生反复:不再发生反复之事。
- 年年进贡:每年进献礼物。
- 班师还国:结束征战返回国家。
- 慎自守:谨慎地保护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水浒传》中的一段情节,描述了宋江领导梁山好汉攻打敌人取得胜利后,如何对待俘虏和敌人的将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策略考虑,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和民族关系。通过对诗句的逐句解释和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人物性格以及事件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