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宋江拨十员大将,护送宿太尉进辽国颁诏。都是锦袍金甲,戎装革带。那十员上将: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花荣、董平、李应、柴进、吕方、郭盛,引领马步军三千,护持太尉,前遮后拥,摆布入城。燕京百姓,排门香花灯烛。大辽国主亲引百官文武,具服乘马,出南门迎接诏旨。直至金銮殿上,十员大将立于左右,宿太尉立于龙亭之左,国主同百官跪于殿前。殿头官喝拜。国主同文武拜罢,辽国侍郎承恩请诏,就殿上开读。诏曰:

“大宋皇帝制曰:三王立位,五帝禅宗。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虽中华而有主,焉夷狄岂无君!兹尔辽国,不遵天命,数犯疆封,理合一鼓而灭。朕今览其情词,怜其哀切,悯汝惸孤,不忍加诛,仍存其国。诏书至日,即将军前所擒之将,尽数释放还国。原夺一应城池,仍旧给还辽国管领。所供岁币,慎勿怠忽。于戏!敬事大国,祗畏天地,此藩翰之职也。尔其钦哉!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诗句

水浒传 · 第八十九回 · 宋公明破阵成功 宿太尉颁恩降诏

译文

宋江率领的十员大将护送宿太尉进入辽国颁布诏旨。他们身着锦袍金甲,装备精良,保护着宿太尉前行。

注释

  • 水浒传: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 第八十九回: 这是《水浒传》中的第八十回,描述了宋江和辽国之间的一系列冲突。
  • 宋公明: 即宋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梁山好汉之一,这里作为故事主角的名字。
  • 破阵成功: 指宋江率领的梁山好汉成功攻破辽国的防线。
  • 宿太尉: 可能是北宋时期的高级官员,被派往辽国传达重要诏旨。
  • 颁恩降诏: 颁布恩惠的诏令,这里指皇帝对辽国颁布的诏书。
  • 燕京百姓: 指宋朝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附近的居民。
  • 大辽国主: 指的是辽国的最高统治者。
  • 具服乘马: 穿着正式的服饰,骑马出迎。
  • 龙亭之左: 皇宫内殿的左边。
  • 辽国侍郎承恩请诏: 指辽国的一位高官请求宣读诏文。
  • 三王立位,五帝禅宗: 指古代帝王的治理理念。
  •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强调君子与野人的相互依存关系。
  • 中华而有主,焉夷狄岂无君!: 表达了无论在中原还是边疆,都有其主宰者,辽国也不应该没有国君。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南宋时期,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攻打辽国并取得胜利后,宿太尉奉命进辽国颁发诏书的场景。诗中通过描述辽国君臣的反应以及双方使者间的互动,表现了一种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外交策略。诗中的语言风格古朴,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