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那边一个彪形大汉,仗着一条朴刀,大踏步赶上来,大喝一声道:“兀那黑贼不要走!却才这几个兄弟如何都把来杀了?我们是要他家女儿,干你甚事!”挺朴刀直抢上来。李逵大怒,轮斧来迎,与那汉斗了二十余合。那汉斗不过,隔开板斧,拖着朴刀,飞也似跑去。李逵紧紧追赶。赶过一个林子,猛见许多宫殿。那汉奔至殿前,撇了朴刀,在人丛一混,不见了那汉。只听得殿上喝道:“李逵不得无礼!着他来见朝。”李逵猛省道:“这是文德殿。前日随宋哥哥在此见朝。这是皇帝的所在。”又听得殿上说道:“李逵快俯伏。”李逵藏了板斧,上前观看。只见皇帝远远的坐在殿上,许多官员排列殿前。了逵端端正正朝上拜了三拜,心中想道:“阿也!少了一拜!”天子问道:“适才你为何杀了许多人?”李逵跪着说道:“这厮门强要占人女儿,臣一时气忿,所以杀了。”天子道:“李逵路见不平,剿除奸党,义勇可嘉,赦汝无罪。敕汝做了值殿将军。”李逵心中喜欢道:“原来皇帝恁般明白。”一因磕了十数个头,便起身立于殿下。
水浒传 · 第九十三回 · 李逵梦闹天池
宋江兵分两路
译文:梁山好汉宋江分兵两路行动,一路继续进攻,另一路则准备捉拿敌人。
注释:宋江(Shi Jing),本名及时雨,是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是梁山泊起义的总策划和领袖。兵分两路意味着宋江在战斗中采取了分散敌人注意力的策略,一方面集中力量攻打敌人的主力,另一方面则派出一支部队去切断敌人的后路或进行伏击。
只见那边一个彪形大汉,仗着一条朴刀,大踏步赶上来,大喝一声道:“兀那黑贼不要走!却才这几个兄弟如何都把来杀了?我们是要他家女儿,干你甚事!”挺朴刀直抢上来。李逵大怒,轮斧来迎,与那汉斗了二十余合。那汉斗不过,隔开板斧,拖着朴刀,飞也似跑去。李逵紧紧追赶。赶过一个林子,猛见许多宫殿。那汉奔至殿前,撇了朴刀,在人丛一混,不见了那汉。只听得殿上喝道:“李逵不得无礼!着他来见朝。”李逵猛省道:“这是文德殿。前日随宋哥哥在此见朝。这是皇帝的所在。”又听得殿上说道:“李逵快俯伏。”李逵藏了板斧,上前观看。只见皇帝远远的坐在殿上,许多官员排列殿前。了逵端端正正朝上拜了三拜,心中想道:“阿也!少了一拜!”天子问道:“适才你为何杀了许多人?”李逵跪着说道:“这厮门强要占人女儿,臣一时气忿,所以杀了。”天子道:“李逵路见不平,剿除奸党,义勇可嘉,赦汝无罪。敕汝做了值殿将军。”李逵心中喜欢道:“原来皇帝恁般明白。”一因磕了十数个头,便起身立于殿下。
赏析:
此篇描绘了李逵在梦境中经历的场景,展现了他英勇善战的形象以及他对正义的执着追求。诗中的“水浒传”指《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反抗封建压迫、争取自由的故事。
在这段梦境中,李逵先是与一位彪形大汉交手,随后被带到一个宫殿内,见到了皇帝。梦中的情节反映了李逵对正义的追求和对不公正行为的反抗。他的勇猛无畏和忠诚耿耿,体现了梁山好汉们的英雄气概。
通过这一梦境,作者不仅展示了李逵的英勇事迹,也表达了对于社会公正的向往和追求。这种理想化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他们的行为动机。
梦境中的情节还揭示了李逵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在梦中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并在最后获得了皇帝的认可和赦免,这既是对他过去行为的肯定,也是对他未来角色转变的预示。这种转变既符合历史背景,又符合人物成长的逻辑,使得整个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和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