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邬梨国舅令郡主琼英为先锋,自己统领大军随后。那琼英年方一十六岁,容貌如花的一个处女,原非邬梨亲生的。他本宗姓仇,父名申,祖居汾阳府介休县,地名绵上。那绵上,即春秋时晋文公求介之推不获,以绵上为之田,就是这个绵上。那仇申颇有家赀,年已四旬,尚无子嗣。又值丧偶,续娶平遥县宋有烈女儿为继室,生下琼英。年至十岁时,宋有烈身故。宋氏随即同丈夫仇申,往奔父丧。那平遥是介休邻县,相去七十余里。宋氏因路远仓卒,留琼英在家,分付主管叶清夫妇看管伏侍。自己同丈夫行至中途,突出一夥强人,杀了仇申,赶散庄客,将宋氏掳去。庄客逃回报知叶清。那叶清虽是个主管,倒也有些义气,也会使枪弄棒。妻子安氏,颇是谨慎。当下叶清报知仇家亲族,一面申告官府捕捉强人,一面埋葬家主尸首。仇氏亲族议立本宗一人,承继家业。叶清同妻安氏两口儿,看管小主女琼英。
诗句
水浒传 · 第九十八回 · 张清缘配琼英 吴用计鸩邬梨
译文
《水浒传》第九十八回中,张清被安排为琼英的先锋,而自己则统领大军跟随其后。琼英当时年仅十六岁,她的容貌如同盛开的花朵,但并非邬梨的亲生女儿。她原姓仇,父亲名为申,祖籍汾阳府介休县,地名绵上。绵上就是春秋时晋文公未能得到介之推的地方,因此得名。仇申家财万贯,已经四十岁但尚未有孩子。在丧偶后,他又续娶了平遥县宋有烈的女儿为继室,生下了琼英。琼英十岁时,宋有烈去世,于是宋氏随丈夫一同前往奔丧。由于路途遥远仓促,宋氏将琼英留在家中,并委托叶清夫妇照顾。然而,就在他们到达途中时,一伙强盗杀了仇申并抢走了宋氏。叶清夫妇向官府报案,同时安葬了仇家的尸首。为了继承家业,家族商议立本宗一人为继承人。叶清和他的妻子安氏负责看护小主人女琼英。
注释
- 邬梨国舅:可能指的是古代某国的国舅,可能是故事中的主角之一。
- 郡主琼英:郡主是古代对公主的尊称,琼英则是名字。
- 吴用:可能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他设计了一个计谋。
- 张清:故事中的一个人物,被安排为队伍的先锋。
- 绵上:地名,指春秋时期晋文公未能得到介子推的地方,后来成为地名。
- 介之推:历史上的人物,因不食周粟而自焚。
- 宋有烈:故事中的女性角色,她与仇申结婚后生下琼英。
赏析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古代战争场景的画面,其中涉及到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家族纷争。通过描述仇申、宋有烈、琼英以及叶清等人物的命运波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和人性的复杂面貌。此外,通过吴用的计谋,也展现了智慧在解决冲突和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整体而言,这是一篇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