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混江龙李俊,即刻辞了关胜出城。教童威、童猛统管水军船只,自己同了二张、三阮带领水军二千,戴笠披蓑,冒雨冲风,间道疾驰到卢俊义军前。入寨参见。不及寒温,即与卢俊义密语片晌。卢俊义大喜。随即传令军士,冒雨砍木作筏。李俊等分头行事去了,不题。
且说太原城中守城将士张雄,伪授殿帅之职。项忠、徐岳伪授都统制之职。这三个人,是贼中最好杀的。手下军卒,个个凶残淫暴。城中百姓受暴虐不过,弃了家产,四散逃亡。十停中已去了七八停。张雄等今被大兵团困,负固不服。张雄与项忠、徐岳计议:“目今天雨,宋兵欲掠无所,水地不利。薪刍既寡,军无稽留之心。急出击之,必获全胜。”此时是四月上旬,张雄正欲分兵出四门冲击宋兵,忽听得四面锣声振响。张雄忙上敌楼望城外时,只见宋军冒雨穿屐,俱登高阜山冈。张雄正在惊疑,又听得智伯渠边及东西三处,喊声振天,如千军万马,狂奔驰骤之声。霎时间洪波怒涛飞至,却如秋中八月潮汹涌,天上黄河水泻倾。真个是:功过智伯城三板,计胜淮阴沙几囊。毕竟不知这水势如何底止?且听下回分解。
诗句
水浒传 · 第九十九回 · 花和尚解脱缘缠井 混江龙水灌太原城
当下混江龙李俊,即刻辞了关胜出城。教童威、童猛统管水军船只,自己同了二张、三阮带领水军二千,戴笠披蓑,冒雨冲风,间道疾驰到卢俊义军前。入寨参见。不及寒温,即与卢俊义密语片晌。卢俊义大喜。随即传令军士,冒雨砍木作筏。李俊等分头行事去了,不题。
译文
在《水浒传》的第九十九回中,混江龙李俊立刻告别了关胜离开了城市。他命令童威和童猛管理水军的船只,并独自与张横、张顺一起带领两千名士兵,戴着斗笠穿蓑衣,冒着大雨和狂风,偷偷地跑到卢俊义的军营前。他们迅速进入军营进行问候。在不到寒暄时间的情况下,他们与卢俊义进行了秘密谈话。卢俊义非常高兴,于是立即命令士兵们砍树制作筏子。李俊等人开始各自行动。
注释
- 混江龙李俊:混江龙是梁山好汉李俊的绰号,这里指代的是李俊本人。
- 关胜:北宋著名将领,曾与宋江有过冲突。
- 张横、张顺:梁山好汉,擅长水战。
- 张雄:太原城中守城将士,伪授殿帅之职。
- 项忠、徐岳:同样是太原城中的守城将士,伪授都统制之职。
- 智伯渠:指的是古地名,位于今山西省境内。
- 淮阴:历史上的淮阴侯韩信,此处可能借指某个有计谋的人物。
- 沙几囊:古代一种用于盛放沙石的工具,这里用来比喻数量之多。
- 秋中八月潮汹涌:形容洪水来势汹汹,如同秋天八月的巨浪。
- 功过智伯城三板:比喻智伯城之战的得失如棋盘上的一局棋。
- 计胜淮阴沙几囊:指使用计策胜过淮阴侯韩信所囤积的沙袋。
赏析
这一回描述了一个典型的水战场景——混江龙李俊和其部下突袭太原城。李俊和他的同伴们冒雨穿越风雨,迅速到达敌营并与卢俊义会面,接着迅速展开行动,制造筏子准备进攻。这场战役展示了李俊及其团队的机智和勇猛。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战争中对天气和地形利用的重要性,以及将领们在危机时刻的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