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分两头,回文再说卢俊义这支兵马,望西京进发。逢山开路,遇水填桥。所过地方,宝丰等处贼将武顺等,香花灯烛,献纳城池,归顺天朝。卢俊义慰抚劝劳,就令武顺镇守城池。因此贼将皆感泣,倾心露胆,弃邪归正。自此卢俊义等无南顾之忧,兵马长驱直入。不则一日,来到西京城南三十里外,地名伊阙山屯扎。探听得城中主帅是伪宣使龚端,与统军奚胜,及数员猛将,在那里镇守。那奚统军曾习阵法,深知玄妙。卢俊义随即与朱武计议:“当用何策取城?”朱武道:“闻奚胜那厮,颇知阵法。一定要来斗敌。我兵先布下阵势,待贼兵来,慢慢地挑战。”卢俊义道:“军师高论极明”随即遣调军马,向山南平坦处,排下循环八卦阵势。
等候间,只见贼兵分作三队而来。中一队是红旗,左一队是青旗,右一队是红旗,三军齐到。奚胜见宋军摆成阵势,便令青、红旗二军,分在左右,扎下营寨。上云梯看了宋兵是循环八卦阵。奚胜道:“这个阵势谁不省得!待俺排个阵势惊他。”令众军擂三通画鼓,竖起将台。就台上用两把号旗招展左右,列成阵势已了,下将台来上马,令首将哨开阵势。到阵前与卢俊义打话。那奚统军怎生结束?但见:
诗句
水浒传·第一百零七回·宋江大胜纪山军朱武打破六花阵
译文
话说分两头,再从头说起卢俊义的兵马,向西京进发。他逢山开路,遇水填桥。所过地方,宝丰等处贼将武顺等人,献上香花灯烛,并归顺朝廷。卢俊义安抚劝劳了他们,就命令武顺镇守城池。因此贼将都感动哭泣,倾心露胆,弃邪归正。自此卢俊义等人无后顾之忧,兵马长驱直入。没过几天,他们来到西京城南三十里外,伊阙山屯扎。探听到城中主帅是伪宣使龚端,与统军奚胜和几名猛将在那里镇守。那奚统军曾熟习阵法,深知其中的玄妙。卢俊义随即与朱武商议:“应该用什么策略夺取城?”朱武说:“听说奚胜那厮,颇懂阵法。一定要与他交战。我军先布下阵势,等待敌兵来挑战。”卢俊义说:“军师高论极明”,然后派遣军队,向山南平坦的地方排下循环八卦阵势。
关键词注释:
- 水浒传: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梁山好汉的故事。
- 第一百零七回:这是《水浒传》的序号,表示该章节的编号。
- 宋江: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山好汉首领。
- 朱武:故事中的一位重要谋士,擅长战术。
- 卢俊义:另一位主要人物,梁山好汉领袖之一。
- 西京:古代中国的一个大城市,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 伊阙山:位于西京城附近的一座山峰,为故事的发生地。
- 伪宣使:指假的朝廷使者。
- 龚端:故事中的人物,伪宣使之一。
- 奚胜:故事中的人物,伪宣使之一。
- 猛将:指武艺高强的将领。
- 循环八卦阵:中国古代的一种阵法,特点是阵势可以反复旋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梁山好汉们出征西京城的紧张气氛和战斗场面。诗中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双方将领之间的智勇较量,以及梁山好汉们的英勇善战。朱武和卢俊义的策略布局,体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也展示了他们对于战争的理解。整首诗语言生动,情节紧凑,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