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教公孙胜、乔道清主持醮事,打了七日七夜醮事,超度阵亡军将,及淮西屈死冤魂。醮事方完,忽报孙安患暴疾卒于营中。宋江悲悼不已,以礼殡殓,葬于龙门山侧。乔道清因孙安死了,十分痛哭,对宋江说道:“孙安与贫道同乡,又与贫道最厚。他为父报仇,因而犯罪,陷身于贼。蒙先锋收录他,指望日后有个结果。不意他中道而死。贫道得蒙先锋收录,亦是他来指迷。今日他死,贫道何以为情!乔某蒙二位先生厚恩,铭心镂骨,终难补报。愿乞骸骨归田野,以延残喘。”马灵见乔道清要去,也来拜辞宋江:“恳求先锋允放马某,与乔法师同往。”宋江听说,惨然不乐。因二人坚意要去,十分挽留不住,宋江只得允放。乃置酒饯别。公孙胜在傍,只不做声。乔道清、马灵拜辞了宋江、公孙胜,又去拜徉了陈安抚。二人飘然去了。后来乔道清、马灵都到罗真人处从师学道,以终天年。
燕青秋林渡射雁,宋江东京城献俘
第一百一十回 燕青秋林渡射雁,宋江东京城献俘
在古代中国,《水浒传》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讲述了宋朝末年一百零八条好汉的英勇事迹。在这一章节中,我们见证了宋江带领梁山好汉们凯旋还朝,其中最为人瞩目的是燕青在秋林渡所展现的卓越箭术。此外,宋江也完成了他在东京城的献俘仪式,展现了他的政治手腕和对民众的关怀。此章节不仅展示了人物之间的深厚关系,也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动荡。
燕青秋林渡射雁
- 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宋江班师归朝时,经过秋林渡时,一群大雁飞过。
- 关键人物:主人公是梁山好汉燕青,他运用其精湛的箭术射中了数只大雁。
- 情节转折:燕青的这一行动不仅展示了其个人武艺的高超,也象征着梁山好汉们的团结与力量。
宋江东京城献俘
- 故事背景:这是宋江回到东京城后的一次献俘仪式,目的是将淮西一带的俘虏带回京城,以示和平。
- 关键人物:宋江本人以及执行此次仪式的其他官员。
- 情节转折:尽管孙安因疾病突发而在营中去世,但宋江仍决定继续完成献俘仪式,显示了他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人民的深切关怀。
赏析
- 燕青的箭术体现了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个人技能。
- 宋江的献俘仪式不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政治策略的一部分。
- 此章节描绘了北宋末年的社会现状,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人民渴望安定的矛盾心理。
《水浒传》通过这样的故事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研究古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一章节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水浒传》的艺术魅力及其深刻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