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岭崎岖绕睦州,损兵折将重堪忧。
若非故老为向导,焉得奇功顷刻收。
话说当下宋江亲自带领正偏将一十二员,随行马步军兵一万人数,跟着引路老儿便行。马摘銮铃,军士衔枚疾走。至小半岭,已有一伙军兵拦路,宋江便叫李逵、项充、李衮冲杀入去,约有三五百守路贼兵,都被李逵等杀尽。四更前后,已到东管。本处守把将伍应星,听得宋兵已透过东管,思量部下止有三千人马,如何迎敌得。当时一哄都走了,径回睦州报与祖丞相等官知道。“今被宋江军兵私越小路,已透过乌龙岭这边,尽到东管来了。”祖士远听了大惊,急聚众将商议。宋江已令炮手凌振,放起连珠炮。乌龙岭上寨中石宝等,听得大惊。急使指挥白钦引军探时,见宋江旗号,遍天遍地,摆满山林。急退回岭上寨中,报与石宝等官。石宝便道:“既然朝廷不发救兵,我等只坚守关隘,不要去救。”邓元觉便道:“元帅差矣!如今若不调兵救应睦州,也自由可。倘或内苑有失,我等亦不能保。你不去时,我自去救应睦州。”石宝苦劝不住。邓元觉点了五千人马,绰了禅杖,带领夏侯成下岭去了。
这首诗是《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七回的节选,描述了宋江领导的起义军在睦州城的战役。
诗句:
- 山岭崎岖绕睦州,损兵折将重堪忧。
- 若非故老为向导,焉得奇功顷刻收。
译文:
- 山岭崎岖环绕着睦州城,损失兵力和将领让人深感忧虑。
- 如果不是当地的老人作为向导,怎么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胜利呢?
注释:
- 睦州:地名,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宣城市泾县。
- 山岭崎岖:形容山路陡峭,难以行走。
- 损兵折将:指军队伤亡惨重,将领被杀。
- 重堪忧:非常担忧。
- 若非故老为向导:如果不是当地的老人指引,就不会有这样迅速的胜利。
- 焉得奇功顷刻收:怎么会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
赏析:
这段文字描绘了宋江领导的起义军在睦州城与当地守军的激烈战斗。通过“损兵折将重堪忧”可以看出战事的严峻性,而“若非故老为向导,焉得奇功顷刻收”则体现了起义军在困境中依靠当地人的帮助,迅速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整首诗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英勇,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