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方腊只得方杰保驾,走到帮源洞口大内,屯驻人马,坚守洞口,不出迎敌。宋江、卢俊义把军马周回围住了帮源洞,却无计可入。却说方腊在帮源洞如坐针毡,亦无计可施。两军困住,已经数日。方腊正忧闷间,忽见殿下锦衣绣袄一大臣,俯伏在地,金阶殿下启奏:“我王,臣虽不才,深蒙主上圣恩宽大,无可补报。凭夙昔所学之兵法,仗平日所韫之武功,六韬三略曾闻,七纵七擒曾习。愿借主上一支军马,立退宋兵,中兴国祚。未知圣意若何,伏候我王诏旨。”方腊见了大喜,便传敕令尽点山洞内府兵马,教此将引军出洞,去与宋江相持。未知胜败如何,先见威风出众。

不是方腊国中又出这个人来引兵,有分教:金阶殿下人头滚,玉砌朝门热血喷。直使扫清巢穴擒方腊,竖立功勋显宋江。毕竟方腊国中出来引兵的是甚人,且听下回分解。

诗句:
水浒传 · 第一百一十八回 · 卢俊义大战昱岭关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译文:
宋江和卢俊义把军马围在了帮源洞周围,但是却无法进入。方腊在帮源洞内焦急不安,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两军相持数日,方腊正为此感到忧虑时,一位大臣跪在地上奏道:“陛下,臣虽不才,但深得主上恩宠,未能报答。臣凭过去所学兵法,仗着平日所练武功,学习过六韬三略,七纵七擒,愿借主上一支军队,以击退宋兵,复兴国家。”方腊听后大喜,便命令尽数点出山洞内的兵马,命这位大臣带兵出战,去与宋江对敌。

注释:

  1. “水浒传 · 第一百一十八回 · 卢俊义大战昱岭关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 这是《水浒传》中的第118回的故事内容,讲述了宋江和卢俊义如何围困帮源洞,以及方腊国中出现一个能引兵的大臣的故事。
  2. “方腊只得方杰保驾,走到帮源洞口大内,屯驻人马,坚守洞口,不出迎敌” - 描述了方腊的情况,他依赖方杰来保护自己,并带领兵马在帮源洞口坚守。
  3. “方腊在帮源洞如坐针毡,亦无计可施” - 形容了方腊在帮源洞内的处境,他感到焦虑不安,没有好办法应对形势。
  4. “忽见殿下锦衣绣袄一大臣,俯伏在地,金阶殿下启奏” - 描述了方腊突然见到一个穿着华丽的大臣跪在地上的情景。
  5. “我王,臣虽不才,深蒙主上圣恩宽大,无可补报。凭夙昔所学之兵法,仗平日所韫之武功,六韬三略曾闻,七纵七擒曾习” - 该大臣向方腊请求借用军队,希望利用自己的军事才能帮助打败宋江。
  6. “愿借主上一支军马,立退宋兵,中兴国祚。未知圣意若何,伏候我王诏旨” - 大臣向方腊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获得一支队伍,以便击败宋江,恢复国家的繁荣。
  7. “方腊见了大喜,便传敕令尽点山洞内府兵马,教此将引军出洞,去与宋江相持” - 方腊看到大臣的请求后非常高兴,于是下令点出整个山洞内的兵马,让这位大臣带领出去与宋江对抗。
  8. “直使扫清巢穴擒方腊,竖立功勋显宋江” - 这一句话预示了故事的结局,如果这位大臣能够成功引兵出战并取得胜利的话,那么方腊就会被扫除,而宋江则会建立伟大的功勋。

赏析:
本诗通过描述方腊国中突然出现的那位大臣,引出了宋江和卢俊义的围困局面,以及最终可能的胜利。诗中通过描绘方腊的焦虑、大臣的请求和双方的战斗情景,展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和英雄人物的英勇行为。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一种英雄主义情怀和对未来胜利的期待。整首诗充满了戏剧性和悬念,引人入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