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阮小七受了诰命,辞别宋江,已往盖天军做都统制职事。未及数月,被大将王禀、赵谭怀挟帮源洞辱骂旧恨,累累于童枢密前诉说阮小七的过失:“曾穿着方腊的赭黄袍,龙衣玉带,虽是一时戏耍,终久怀心造意。”待要杀他。“亦且盖天军地僻人蛮,必致造反。”童贯把此事达知蔡京,奏过天子,请降了圣旨,行移公文到彼处,追夺阮小七本身的官诰,复为庶民。阮小七见了,心中也自欢喜。带了老母回还梁山泊石碣村,依旧打鱼为生,奉养老母,以终天年。后自寿至六十而亡。

且说小旋风柴进在京师,见戴宗纳还官诰求闲去了,又见说朝廷追夺了阮小七官诰,不合戴了方腊的平天冠,龙衣玉带,意在学他造反,罚为庶民。寻思:“我亦曾在方腊处做驸马,倘或日后奸臣们知得,于天子前谗佞,见责起来,追了诰命,岂不受辱?不如闻早自省,免受玷辱。”推称风疾病患,不时举发,难以任用,不堪为官,情愿纳还官诰,求闲为农,辞别众官,再回沧州横海郡为民,自在过活。忽然一日,无疾而终。

诗句:

水浒传 · 第一百二十回 ·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又有阮小七受了诰命,辞别宋江,已往盖天军做都统制职事。未及数月,被大将王禀、赵谭怀挟帮源洞辱骂旧恨,累累于童枢密前诉说阮小七的过失:“曾穿着方腊的赭黄袍,龙衣玉带,虽是一时戏耍,终久怀心造意。”待要杀他。“亦且盖天军地僻人蛮,必致造反。”童贯把此事达知蔡京,奏过天子,请降了圣旨,行移公文到彼处,追夺阮小七本身的官诰,复为庶民。阮小七见了,心中也自欢喜。带了老母回还梁山泊石碣村,依旧打鱼为生,奉养老母,以终天年。后自寿至六十而亡。    

译文:
《水浒传》中描述了一个情节,其中宋江的弟弟阮小七因为曾经穿戴过方腊的赭黄袍和龙衣玉带而惹来祸端。在他被大将王禀和赵谭控告之后,皇帝下令剥夺了他的官职和诰命。阮小七对此感到高兴,于是带着老母亲回到梁山泊的石碣村,继续他的捕鱼生活,并赡养他的老母亲直到去世。

注释:

  • 水浒传: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 第一百二十回:小说《水浒传》中的第120个章节。
  • 宋公明:指宋江,书中的主人公。
  • 神聚蓼儿洼:指的是故事的发生地,蓼儿洼是一个地名。
  • 徽宗帝:北宋的皇帝赵佶。
  • 梦里游梁山泊:形容梦境中游览梁山泊的情景。
  • 又受诰命:再次获得朝廷颁发的荣誉或任命。
  • 辞别:告别。
  • 盖天军:位于今山东济南市西部的一个地方,是当时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
  • 都统制:古代一种官职,负责管理一个地区的军队。
  • 风疾病患:比喻身体不适或疾病缠身。
  • 不堪为官:无法再担任官员。
  • 纳还官诰:归还朝廷授予的官职。
  • 闲为农:放弃仕途,专心务农。
  • 横海郡:今天的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历史上有其存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江的小弟阮小七因穿戴方腊的服装而惹上麻烦的事件及其最终的结局。通过这个故事,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阮小七虽然一度因为戏谑而获得荣誉,但最终由于自己的鲁莽行为导致了被追夺官诰的后果。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个人行为和荣誉感的重视,同时也揭示了人性中复杂多变的一面。通过这个小故事,作者表达了对忠诚与背叛、荣誉与耻辱之间冲突的看法,以及这些冲突对个体命运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