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问《学》《庸》同异。

先生曰:“子思括《大学》一书之义为《中庸》首章。”

这首诗出自《传习录》卷上,是门人陆澄对《学》《庸》的疑问。

“澄问《学》《庸》同异。” —— 门人陆澄提出了关于《学》、《庸》两部著作的疑问,即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先生曰:“子思括《大学》一书之义为《中庸》首章。” —— 王阳明(王守仁)回答说,子思(孔子的学生和追随者)将《大学》一书的主要思想概括在了《中庸》的第一章中。

注释:

  • 《学》: 指《礼记·大学》,讲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 《庸》: 指《论语·雍也》,孔子在回答弟子们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时所说的话。
  • 澄: 指陆澄,是王阳明的学生之一。
  • 门人: 指王阳明的弟子。
  • 《大学》: 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 《中庸》: 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阐述了中庸之道的思想。《中庸》第一篇通常被解读为孔子对于中庸之道的具体诠释。
  • 子思: 指的是孔子的一个学生,孔子认为他的学说最接近于自己的教导。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王阳明对《大学》与《中庸》关系的看法。他认为孔子的教导可以通过其弟子子思的阐述而更加具体化,因此,《中庸》作为《大学》思想的延伸,是对儒家基本教义的进一步阐释。王阳明通过这段话展示了他对《中庸》的理解,以及他如何将孔子的思想融入到儒家经典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