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树的人必须培养树根,修德的人必须修养心性。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在诗文上去;凡百外好皆然。”

又曰:“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工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诗句:

“栽树的人必须培养树根,修德的人必须修养心性。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

译文:

种植树木的人必须培养树根,修养道德的人必须修养心性。想要树木长得高,必须在它刚开始生长时就去掉多余的枝条;想要道德修养得深厚,必须在开始学习时去除其他不良的嗜好。如果对诗文产生兴趣,那么精神就会逐渐流失到这些诗文上;所有的喜好都是如此。

注释:

  1. 栽树的人 - 指种植树木的人,比喻培养和培育事物的根基。
  2. 培养 - 指培育、养成、发展。
  3. 修德 - 指修养德行,提高道德水平。
  4. 心性 - 指人的内心和性情。
  5. 欲树之长 - 意指希望树木成长,这里比喻希望品德高尚。
  6. 始生时 - 指事物刚出生的时候。
  7. 删其繁枝 - 意思是剪掉多余的枝叶,使事物更加集中和突出。
  8. 外好 - 指其他非主要的兴趣或欲望。
  9. 精神日漏泄在诗文上去 - 意思是指精神被外界的事物所分散,无法集中注意力。
  10. 百外好 - 各种其他的兴趣爱好。
  11. 我此论学 - 我的学习理论。
  12. 无中生有 - 从无到有,创造新的东西。
  13. 诸公 - 指各位学者。
  14. 须信得及 - 需要相信和接受。
  15. 立志 - 下定决心,树立目标。
  16. 一念为善之志 - 一个念头就是做好事的决心。
  17. 培植 - 培养和培育的意思。
  18. 自然 - 自然而然。
  19. 生气日完 - 形容生命力旺盛,充满活力。
  20. 枝叶日茂 - 形容植物枝叶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或者个人能力不断提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