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心如何求?”

先生曰:“古人为治,先养得人心和平,然后作乐。比如在此歌诗,你的心气和平,听者自然悦怿兴起,只此便是元声之始。《书》云‘诗言志’,志便是乐的本;‘歌永言’,歌便是作乐的本;‘声依永,律和声’,律只要和声,和声便是制律的本。何尝求之于外?”

曰:“古人制候气法,是意何取?”

先生曰:“古人具中和之体以作乐,我的中和原与天地之气相应,候天地之气,协凤凰之音,不过去验我的气果和否。此是成律已后事,非必待此以成律也。今要候灰管,必须定至日,然至日子时,恐又不准,又何处取得准来?”

诗句

  1. 曰:“心如何求?”
  • 询问如何寻求内心的平和与和谐。
  1. 先生曰:“古人为治,先养得人心和平,然后作乐。”
  • 古时候治理国家或家庭,首先培养人们的心性和平,之后才从事音乐创作。
  1. 比如在此歌诗,你的心气和平,听者自然悦怿兴起,只此便是元声之始。《书》云‘诗言志’,志便是乐的本;‘歌永言’,歌便是作乐的本;‘声依永,律和声’,律只要和声,和声便是制律的本。何尝求之于外?”
  • 在这里,通过诗歌的创作,可以表达内心的平和,让听众感受到愉悦和兴奋。这种内在的和谐是音乐的根本,而《诗经》中提到“诗言志”,表明诗是表达内心情感和志向的工具,“歌永言”则说明歌唱是表达这种情感的方式。《尚书》中说“声依永,律和声”,强调律是为了和谐声音而生,而和谐的声音又是律的基础。这里强调了音乐的本质在于内心的和谐和外在的和声,并不需要从外物中获取灵感。
  1. 曰:“古人制候气法,是意何取?”
  • 关于古人如何制作测量天气变化的仪器(候气法),其意图为何?

译文

在古代,治理一个国家或一个家庭首先需要使人们的心情平和和顺。例如,当一个人创作诗歌时,如果这个人的心态平静,那么他的听众就会感到喜悦和振奋,这就是音乐的起始状态。正如《诗经》所说,诗是用来表达志向的,歌唱是用来表达情感的。《尚书》也提到,声音应当遵循持久的原则,而律则是为了使声音和谐。我们不需要从外界寻找灵感,因为音乐的本质在于内心的情感和谐和外在的和谐声音,这已经构成了音乐的根基。

赏析

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音乐与人心之间的关系。它强调了音乐的内在和谐以及外在和谐对人的影响,并指出这些因素是构成音乐的基础。同时,通过对《诗经》和《尚书》中相关内容的学习,展现了古代音乐理论的精髓。此外,通过询问古人制作候气法的意图,反映了诗人对于古人智慧的尊重以及对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