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诗句释义

第一句: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 关键词: 黄河、明月、寒沙、战场
  • 释义: 在夜晚,月光照耀下的黄河显得格外明亮。周围的沙滩被冷风刮得瑟瑟作响,如同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明月”和“寒沙”,形象地描绘了黄河边夜色中的宁静与荒凉。”战场”一词的使用增强了画面感,使得整个场景既具诗意又充满力量。

第二句: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 关键词: 奔流、聒、地响、平野、天荒
  • 释义: 河水急速流淌,发出巨大的声响,声音传遍大地,直至延伸到无尽的天际。
  • 赏析: 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水声的宏亮和传播范围的广阔。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强大力量的敬畏。

第三句: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 关键词: 吴会、难、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 释义: 书信往来对于遥远的吴会(古代地名)来说,是件困难的事情,即使有千言万语也无法传达。而从燕台(另一处古地名)出发的道路漫长而遥远,充满了艰难险阻。
  • 赏析: 通过提到难以传递的“书”和漫长的“路”,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担忧。同时,也暗示了作者自身可能因距离而产生的孤独感。

第四句: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 关键词: 男儿、少为客、他不辨
  • 释义: 作为男子,我们往往在外漂泊为客,很少有机会真正感受到自己身处的地方。因此,有时甚至难以分辨自己究竟是身在故乡还是异乡。
  •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人们在奔波忙碌中往往忽视了对自己所在之地的认同感。它也表达了一种淡淡的乡愁以及对家国的深深眷恋。

译文

黄河边的夜晚,月色皎洁,黄河边的沙漠在寒冷的风中摇曳,宛如战场上的沙场。
奔流的河水轰鸣着,震响四方,直到天地相接。
书信往来在遥远的吴会难以传达,从燕台出发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作为男人,我常在外漂泊为客,很难辨认自己到底身在何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黄河边壮阔的自然景象和深沉的情感。首句用”明月黄河夜”营造了一个静谧而辽远的背景;”寒沙”则强化了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的四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人在旅途中的迷茫和乡思。全诗情感丰富,既有自然的壮观,也有人文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