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紫阳宫小记》:

余最怕入城。吴山在城内,以是不得遍观,仅匆匆一过紫阳宫耳。紫阳宫石,玲珑窈窕,变态横出,湖石不足方比,梅花道人一幅活水墨也。奈何辱之郡郭之内,使山林懒僻之人亲近不得,可叹哉。

王稚登《紫阳庵丁真人祠》诗:

丹壑断人行,琪花洞里生。乱崖兼地破,群象逐峰成。

一石一云气,无松无水声。丁生化鹤处,蜕骨不胜情。

董其昌《题紫阳庵》诗:

初邻尘市点灵峰,径转幽深绀殿重。

古洞经春犹闷雪,危厓百尺有欹松。

清猿静叫空坛月,归鹤愁闻故国钟。

石髓年来成汗漫,登临须愧羽人踪。

《紫阳庵丁真人祠》赏析

袁宏道笔下的紫阳宫,石形玲珑,变化横生。他形容紫阳宫的石头堪比湖石,但梅花道人的作品却更似一幅生动的水墨画。然而,这样的美景却被局限在城内,让人无法遍观其全貌。王稚登则描绘了紫阳庵的景致:乱崖间,群象追逐着山峰;一石之上,云雾缭绕,松声水响皆无。这些诗句让我仿佛置身于那幽深的山水之间,感受到了古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向往。

董其昌的《题紫阳庵》诗,更是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古意的世界。“初邻尘市点灵峰,径转幽深绀殿重”,他描述了紫阳庵的地理位置及其深邃的景色,让人心生向往。接着,他用“古洞经春犹闷雪,危厓百尺有欹松”来描绘紫阳庵周围的自然风光,似乎每一处都蕴藏着故事和情感。最后一句“石髓年来成汗漫,登临须愧羽人踪”,更是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高远。

通过对这些诗歌的阅读与思考,我不仅领略了古人的艺术才华,还深刻体会到了他们对于自然美、历史遗迹以及个人修行的感悟。这些诗词不仅丰富了我的文化生活,也激发了我对自然和人文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