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亭云幄对江湖,城上青髦隐大乌。
婉娈鱼龙问才艳,深凉烽火字珊瑚。
谁人明月吹芦管,无数清笳起鹧鸪。
愧读神经并异注,愁来不觉有悲呜。
诗句释义与译文:
凄亭云幄对江湖,城上青髦隐大乌。
“凄亭”可能指的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而“云幄”则形容其景象如云端般美丽。“江湖”代表广阔的水域,而“城上青帽”描绘出一种宁静的画面,城市之上有戴着青色帽子的人物。“大乌”可能指的是一只乌鸦,也可能是指某种象征性的事物。
婉娈鱼龙问才艳,深凉烽火字珊瑚。
“婉娈”描述的是柔和、优美的样子,而“鱼龙”通常指代水族或龙的形象。这里可能是指水边的风景或是水中的生物,而“才艳”则暗示这些自然景物都带有非凡的美丽。“深凉”可能是形容天气寒冷,而“烽火”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战争或紧急情况。“字珊瑚”则可能是指用火光在水面写下的标记或符号,增添了一种神秘和紧张的气氛。
谁人明月吹芦管,无数清笳起鹧鸪。
“谁人”询问是否有人,而“明月”通常与中秋月夜相关联,这里的“明月”可能意味着夜晚的月光。“吹芦管”是一种传统的乐器演奏方式,可能在古时候用于娱乐或祭祀。“清笳起鹧鸪”中,“清笳”是一种声音清脆的笛子,而“鹧鸪”是一种鸟类,常常被用作诗歌中的意象来表达哀愁。
愧读神经并异注,愁来不觉有悲呜。
“愧读神经”意指惭愧地阅读或学习有关神经的科学知识,可能是因为作者对于自己所学知识的浅薄感到自愧。“异注”可能指不同于常规的解释或观点,表达了对某些事情的不同看法或理解。“愁来不觉有悲呜”则描述了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即使心中有愁绪,也难以掩饰悲伤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状况和个人境遇的感慨。首两句通过对比自然美景与战争背景,传达出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第三四句通过使用“明月”、“芦管”、“鹧鸪”,以及“清笳”,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于知识探索的谦逊态度以及对个人情感无法抑制的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