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花发最高枝,碧宇霏微芳树迟。
汾水止应多寂莫,蓝田却记最葳蕤。
城荒弧角晴无事,天外搀枪落亦知。
总有家园归未得,嵩阳剑器莫平夷。
海桐花发最高枝,碧宇霏微芳树迟。
汾水止应多寂莫,蓝田却记最葳蕤。
城荒弧角晴无事,天外搀枪落亦知。
总有家园归未得,嵩阳剑器莫平夷。
诗句注释
- 海桐花发最高枝:描述海桐花盛开在最高的树枝上。
- 碧宇霏微芳树迟:形容天空清澈,芳树虽盛但已显凋零,时光迅速流逝。
- 汾水:此处可能代指北方的汾河,古人常用以象征边塞或荒凉之地。
- 蓝田:《诗经》中有“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中的“蓝田”,这里可能借指故乡或故土。
- 城荒弧角晴无事:描述一座城池因战事而荒凉,没有战事时的宁静。
- 天外搀枪落亦知:比喻战争或冲突如天外来的兵器,虽然落下但仍让人知晓其存在。
- 总有家园归未得:表达了对家乡的渴望与无法归来的无奈。
- 嵩阳剑器:古代的一种武器或乐器,这里可能是诗人自喻或用来象征某种追求。
翻译
海桐花盛开在最高的枝头,天空清澈但芳树已显老态。北方的汾河流经一片荒凉,而南方的蓝田则记得那最茂盛的样子。战火使得城市荒芜,天空晴朗却无和平之兆。战争如同从天而降的武器,虽落下仍能感觉到其存在。总想回到那个温暖的家园,却始终未能实现。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争对自然和城市的破坏,以及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首联通过对比展现了季节更迭的自然美与战争带来的荒芜;颔联以北方的汾水和南方的蓝田作为象征,反映了地域间的差异与战乱的影响;颈联通过“天外搀枪”的形象比喻战争的存在与影响;尾联抒发了对家的思念与无法回归的无奈。整首诗充满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的反思,是一首充满情感且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佳作。